<!--go-->
陶望齡回答的這句話乃,子貢所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朱熹對子貢這一句話的解釋是,文章,德之見乎外者,威儀文辭皆是也。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體,其實一理也……
總而言之,孔子平日教誨弟子,卻從來不談性命之學與天道。
但因為不提,所以就留下一個很大的問號。
朱子由此認為性命之學,就是天理作用於人身上,二者其實是一個道理。
至於如何感悟天道,又回到大學裡‘正心誠意,格物致知’,這既是修身之本,也是感悟天道的辦法。
王陽明依這格物致知,去格竹子結果差點掛了。
然後王陽明另闢蹊徑,悟得了‘致良知’,於是心學誕生了。
焦竑想到這裡,當即問道:“聖人雖不提,但也留下了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之辦法,但依陶先生所言,林學如此怎麼修身?怎麼體察?難道學功先生教導的道理,就是陶先生的道理?”
聽焦竑之說,眾讀書人都是議論,心學中最重要的‘致良知’,所為良知出自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比起理學,存天理滅人慾,以天理為準,人之所行要去適從天理,所以是先知而後行。
心學,則反過來,所謂的天理,也是人心的認識。人之所行要合於自內心的良知,最後達至知行合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