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和張邁並肩作戰過的婦女,以及唐仁孝、溫延海、慕容暘、丁寒山等將士,都在人群中議論了起來,這次卻都是有利於張邁的話了。
“是啊,這位張郎,為人很不錯的。”
“嗯,當日我受傷,還是他替我包紮的。”
“他武藝雖然不咋樣,可回紇人來的時候,他可總是衝在前面的,那天要不是他把那回紇狗砍下去,南右肩城牆只怕早就失守了。”
“還有,要不是張郎的計謀,我們這些人現在只怕十有**都得下閻羅殿了。”
“是啊,他一把火燒死了回紇大將,燒滅了回紇大軍,怎麼可能是胡虜的奸細嘛!”
人群中一個少丨婦丨叫道:“張郎,你剛才是跟我們開玩笑的,對嗎?”那是楊清,郭洛的妻子、楊易的姐姐。
許多人應和起來:“是啊,張公子,你是在跟我開玩笑的,對嗎?”
他們既對張邁有了好感,便願意來相信張邁是特使。場上許多人,都期待著他改口。
忽然之間,張邁更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這些大唐軍民,他們渴望來自長安的好訊息,渴望得到激勵,渴望一個能給他們帶來希望的特使,這種渴望,甚至到了連事實真相都可以不顧的地步了。
或許正是看透了這一點,郭師道才會不顧這件事情中的種種破綻,而有意弄假成真。或許他知道,只要人們“願意相信”,那麼,破綻就不是破綻,只要人們“願意相信”,他們就會自覺不自覺地自己找出各種理由來修補這破綻。古今中外多少宗教、多少主義,靠的不就都是人們“願意相信”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