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射入角度?”
淺井成實和毛利蘭互相對視一眼,神色都有些迷茫。
他們倒不是在疑惑該怎麼計算射入角度,而是在疑惑:
“這還需要計算嗎?”
“死者腦袋上的槍傷是貫穿傷,有射入口和射出口兩處彈孔。”
“只要把射入口和射出口連起來,不就能確定子彈射入的軌跡,還有子彈射入的角度嗎?”
兩點確認一條直線,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而既然子彈穿過人體時的運動軌跡都能確認了,那隻要簡單測量這條直線和人體體表的夾角,就能估算出子彈的射入角度。
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們一邊提出心中質疑,一邊還不自覺地湊近屍體旁邊,觀察起屍體頭部的創口:
“額頭的彈孔是射入口。”
“腦後的彈孔是射出口。”
“是這樣沒錯吧?”
估測射入角前,毛利蘭和淺井成實有些不太確定地向林新一詢問道。
他們一個是剛入門的學徒,一個是剛轉行當法醫,都還不擅長驗傷,尤其是平時難得遇上的槍彈創。
現在能判斷射入口和射出口,主要還是根據死者身後玻璃窗上的噴濺狀血跡,透過空間還原想象,來間接確認的。
“嗯。”林新一點了點頭,從創口特徵的角度上加以肯定:
“射入口是由子彈撲打、擠壓、剪下面板形成的創口,一般與彈頭直徑相似或略小,而且伴有創口中心部位面板缺損,缺損邊緣呈現面板內卷,使整個創口類似漩渦漏斗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