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太子的用意,他已經監測這些蒙古子弟好幾個月了,所以他每天認真觀察這些蒙古子弟的一言一行,然後晚上回去就寫成條文,次日報給太子殿下。
一連十天,這群打架鬥毆的紈絝子弟都在步軍統領衙門訓練場被-操練得死去活來,原本顧慮著是不是皇帝有什麼指示的諸位大臣忍不住了,誰也不想回家面對女人梨花帶雨的哭泣聲啊,但大臣們自己不好提啊,就只好讓夫人們進宮找太皇太后、皇貴妃。
皇貴妃是知道這件事情的,但她肯定要裝作不知道,頓時就犯難道:“費揚古大人確實太過分了,孩子們還小,不過是打架而已,實在小題大做。”
皇貴妃這麼認真的態度反倒是讓一眾誥命夫人、王妃們臉皮薄的羞紅了臉,臉皮再厚的心中也羞愧了一下。
“適可而止,這本宮宣德寧格格進宮說一說……”隨即皇貴妃皺眉道:“德寧格格懷孕了,高齡孕婦,本宮不能不近人情……”
最後誥命夫人、宗室王妃們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出宮了,而皇貴妃還在考慮何時向康熙帝提一提時,太皇太后已經先一步提醒康熙帝了,也就不需要皇貴妃再多嘴多舌地講什麼了。
康熙帝才佯裝恍然大悟,好似他才知道一樣,實則這些天他也在觀察,想知道費揚古和哪些紈絝子弟的長輩能做到什麼程度,他讓李德全把一些忍得住的子弟記下來了,也把這些子弟的長輩的表現記下來了,於是這些大臣還不知道,他們不知不覺上了康熙帝的紅黑名單。
回到御書房之後,康熙帝讓吏部官員來下達了一封調令,他去年就想把湖州知府路文光調回京城任工部侍郎來著,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接任者,所以就耽擱到今年。
待吏部官員離開,康熙帝就傳召了費揚古。
“李德全,你說費揚古怎麼就想出這樣的法子?”康熙帝神色有幾分好笑的意味,費揚古這方法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但這些紈絝子弟‘刑滿釋放’之後,又該怎麼辦呢?
李德全含笑道:“萬歲爺,奴才可不知道呢。”
康熙帝笑著搖頭,看著手上的名單,一大半的子弟還算可造之材,但半數以上的長輩教子無方,因為公務繁忙,他們的兒孫都長在婦人手上,婦人可勁地溺愛,導致這些人心性不堅定,被-操練這麼久還是一副要死要活的樣子,想到這些人長到二三十歲,就由長輩在軍中謀一個職位,得過且過地混日子,他就有點惱火,這要是上戰場,這些人就是拖後腿的啊!
太子瞅著時間跑來了,他想提一提建立軍校的事情,就以這次事件出發,招收八旗子弟和宗室子弟作為學生,統-一教導,以後逐漸擴大規模,然後取消八旗子弟每個月的俸祿,取消八旗子弟不得出京、經商的規矩,讓所有人自謀其生,這才是正道。
康熙帝眯著眼,很猶豫不決,他一向把宗室當著綿羊在養,這讓他們掌握了權利,犯上作亂怎麼辦?
太子又開始絮叨:“阿瑪,你把八旗子弟和宗室子弟養成綿羊,它日八旗兵怎麼上戰場?阿瑪,中原富饒,異族窮困,過不下去的人為了活下去就會惦記富饒的地方,就跟當初我們在關外一樣,誰都想過好日子。現在蒙古是我們的盟友,所以不會騎兵南下,但蒙古那邊是中原養著的,他們過上了好日子,所以才不會再覬覦中原。但阿瑪你看一看別的國家啊,比如俄羅斯,比如越南、緬甸,還有那些洋人,你不用怕把這些人養成狼之後就無用武之地,外面還有的是地方他們施展的。”
眼看康熙帝要說什麼禮儀之邦之類的,太子白了一眼道:“阿瑪,別說什麼儒家禮儀那一套,那一套在戰場上不適用,在戰場上拳頭大才是硬道理。兒子也不是說一蹴而就,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慢慢的來。”
他只負責提意見,因為他對社會形態還不是完全瞭解,但康熙帝瞭解啊,他提出來的種種意想,康熙帝會把它變為適合當下社會形態,不會引起大矛盾的產生,從而讓滿蒙漢三族和諧安定。
於是等費揚古跟著傳旨太監進宮之後,就從康熙帝那裡得到了好幾項任務,費揚古滿懷激動地離開了皇宮。
皇帝讓他建立適合八旗子弟的軍校,打算整治八旗子弟,但不用太著急,循序漸進的慢慢地來。
這軍校就暫時掛在步軍統領衙門,至於費用也暫時從步軍統領衙門內部出,等一切上了正軌再調出來。
回到步軍統領衙門之後,費揚古就把拽寫書文的文書小吏找來,然後派人到各個紈絝子弟的家中傳話,讓他們長輩來領人,當然領人要交罰款,一人一百兩,不交罰款的扣留在步軍統領衙門以工抵債。
到傍晚時分,十幾個蒙古兒郎全都由長輩交了罰款帶走了,而二十幾個八旗子弟和宗室子弟,有一半人其長輩只讓管家帶來了一句話,說要錢沒有,誰闖的禍誰負責(這其中一半長輩是想看皇帝和費揚古搞什麼,一半是家中有了後媽就有了後爹或者是庶子不受待見之類),於是這將近十五個人被留在了步軍統領衙門以工抵債。
這十五個從十五歲到二十歲的年輕兒郎從此以後就過上了生不如死的日子,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操練,操練結束吃飯,然後還要掃地、除草、種菜等,下午繼續被-操練,晚上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卻要自己洗衣服之類的,總之就沒有消停過。
十五個人天天幻想被長輩接回家,或者費揚古、康熙帝大發善心,放棄了折騰他們,但十天後、二十天後、一個月後……三個月後、半年後、一年後,他們還在費揚古手底下,但適應了訓練強度,他們倒是也混得如魚得水了,還想著既然費揚古大人訓練了他們,他們以後進步軍統領衙門也不錯,前程不就有了麼?
皇宮,康熙帝正和太子討論宗室郡主、格格們的指婚,其實太子有點拿捏不準,因為他沒有穿越前也只有二十來歲,一直都是被母親寵愛著長大,整天遊手好閒,除了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之外,就沒幹過正經事,唯一的正經事是讀書算不算?所以他不知道該怎樣為宗室女指婚,他是希望她們過得幸福的。
太子摸了摸自己前面的光頭,說道:“阿瑪,玩幾天可以不可以?我要近距離接觸這些人。”
他就沒有近距離接觸過這些蒙古子弟,親眼所見總比只是聽來的好很多。
突然,他眼睛一亮,說道:“阿瑪,我們來個比試,讓八旗子弟和這些蒙古子弟比試一番。”
康熙帝拗不過兒子,只好答應了,他心中想著,正好也就當一樁消遣吧。
“阿瑪,這次有宗室女十五人,總不能十五個姑奶奶、姑姑、姐姐、侄女、侄孫女都嫁到蒙古去,正好八旗子弟和漢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