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長隨比李德全認識的人更多,這間客棧有哪些富家漢人老爺,他都打聽到了,更別說還有其他滿漢朝廷官員。
“張英帶著二兒子來會友?兩個今年參加會試的考生?”康熙帝敲著桌面有些好奇,他對張英這個臣子非常滿意,比高士其滿意多了,高士其似乎開始猖狂了,再這樣下去,他遲早把高士其辦理了。
李德全表示他不知道兩個考生的身份,但裕親王的長隨打聽清楚了,在長隨彙報時,李德全覺得自己後背發涼。
其實也很正常,康熙帝就算經常出宮,他能比裕親王更常在京城各處走動?認識、瞭解更多的人麼?
“于成龍的孫子?”康熙帝這下有了特別濃郁的興趣,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屆考生竟然會有于成龍的孫子。
……
因為是小孩子,局長和安蓉並未引起太多的關注,畢竟有許多大老爺都是領著兒孫在客棧用膳。
張英沒有看到,於準及他的同窗也沒有看到,兩個年輕人全副心思都在張英身上,張英正在考教二人,兩人須得全神貫注的應對。
張廷玉看到了,十一歲的張廷玉和大阿哥胤褆同年,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小大人,可以成家立業的年紀了。
局長和安蓉過來,就聽到張英喚對面的年輕男子為子繩,而後又聽到另外一個年輕人說於兄,便推測他叫於子繩,當然這年頭都喜歡取字,子繩說不定是年輕男子的字。
安蓉拉著局長跑到桌子邊,就這麼好奇的看著他們,張廷玉頓時瞪大了眼,與局長和安蓉大眼瞪小眼,在局長和安蓉對面的年輕男子也難得走了神,張英微微蹙眉,於準也納悶,兩人紛紛端起茶杯,而後似乎被嚇了一跳,紛紛目光驚愕地看著安蓉和局長。
於準納悶,哪裡來的小孩兒?應該不是討吃的,兩個小孩的衣著打扮一看就不是貧窮人家。
張英目瞪口呆,局長像模像樣地朝張英拱手一禮:“張先生。”
“四、四、四……”張英被卡主了,幸好急中生智道:“小四爺,你怎麼在這裡?”
安蓉嘟囔道:“張先生,還有我呀。”
張英目光遊移徘徊,終於對準了說話的小女孩,他更是驚訝道:“小姑娘,你是?”
安蓉得意洋洋道:“張先生,我阿瑪是費揚古。”
張英心中嘀咕,誰知道是哪個費揚古?你們滿人總是重名,關鍵是稱呼是還不帶姓,這不是讓不知情的人抓瞎麼?
“九門提督費揚古大人?”張英試探道,雖然其他叫費揚古的也有女兒,但好像只有這個費揚古有這麼小的女兒,而且還是一對雙胞胎女兒,真是讓人羨慕。
安蓉眨眨眼:“咦,不是步軍統領麼?”
張英捋著鬍鬚,說道:“一樣,一樣,原來是費揚古大人的小格格。”
安蓉喜悅道:“對呀,就是我呀。”
局長扶額,張英的意思是費揚古的女兒,他其實也不知道是雙胞胎姐妹當中的老大還是老二。
“我們可以坐下嗎?”安蓉笑吟吟道,然後她努力爬上長凳子坐好,局長扶著她,然後兩個人排排坐。
張英小聲道:“小四爺,三爺在麼?”作為太子的老師,張英與幾位阿哥都有打過交道,但若說最多的除了太子之外,就是四阿哥了。
局長抬起眼眸,咧嘴露出一個笑容,說道:“在呀,張先生要去見阿瑪麼?”
他們老中青三代,張英代表老的一代,他已經四十六歲了,不年輕了啊,於準和其同窗算是青的一代,張廷玉、四阿哥和安蓉就是小的一代,真是階梯性的小,才兩歲大點的小女孩。
老中青三代聊得很愉快,但張英始終坐立難安,他該去康熙帝請安來著,但這裡有小孩子在,他又不好丟下他們,就算是還有於準兩人,他也不好把他們丟給兩個陌生的年輕人。
然後安蓉和局長終於知道年輕男子是誰了,大名鼎鼎的于成龍的孫子於準,安蓉和局長兩人立即雙眼放光地望著他。
於準心驚肉跳,他約莫已經從世叔張英的反應當中猜測局長的身份了,只是他們為什麼這麼看著他?
難道是因為祖父的原因麼?於準的心跳慢慢地回緩,如果是因為祖父,那麼就不奇怪了。
雅間裡,李德全實時播報外面的情況,當康熙帝和費揚古聽到兩個小孩跑出去之後,居然跑去和張英坐一桌,且看起來相處得很不錯……
“張英啊,聽說他二子讀書特別有天賦。”原本康熙帝給太子找伴讀時,就想著張廷玉了,不過最後考慮到張英擔任太子的老師之一,康熙帝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第45章 公主
康熙帝宣見了張英、張廷玉和於準及於準的同窗蕭澹,他主要是想張廷玉和於準。
張廷玉的年紀也就比太子大兩歲,等他成長起來,必然是太子的得力幫手。
而於準,他既然要參加這屆科考,且他是于成龍的孫子,康熙帝有必要琢磨一下,於準有沒有其祖父的風範?
于成龍已經老了,康熙帝在考慮要不要讓他致仕,因為聽說他身體不好,不若就乾脆宣他回京養老?
不過誰能接兩江總督這個位置呢?需要一位有公心的臣子,就算是滿人,也不能是那種只顧著滿人利益的大臣,不然又會挑起滿漢之爭,三藩之亂才結束沒多久,那些有反心的漢人只怕會抓著這點矛頭來做文章。
隔著珠簾那一邊,皇貴妃和德寧格格相談甚歡,安敏依靠著母親,眯著眼好似在打瞌睡,其實一直在留心皇貴妃,她想分辨一下皇貴妃到底是不是穿越的呢?
安蓉和局長回來之後,兩個小不點就乖乖地排排坐,小腦袋搭在桌子上,好奇地看著皇貴妃和德寧格格。
兩個小不點沒有留意珠簾那邊的情況,但菜上來了,兩人往珠簾那邊看時,就發現多了兩個陪客,赫然是張英和其兒子張廷玉,於準和蕭澹兩人自然不在。
康熙帝見過這兩人之後,簡單地考察了一下,就把他們放走了,是不是有真本事,三月九號見真章。
半個時辰之後,午膳吃完,康熙帝理所當然地決定下一站的目的地,但他們還未走,客棧發生了變故,最初只是一些口舌之爭,就跟書生鬥詩辯論一樣,但不知怎麼發展到拳腳相向,且似乎涉及到科考的南北區別,及滿漢區別。
這下康熙帝想要悠閒的度假就是妄想了,就連費揚古都被他抓了壯丁,反正費揚古是步軍統領,正好方便他調兵來抓人,把整個客棧所有鬧事的人統統抓進了步軍衙門。
皇貴妃和德寧格格想了想,這種事情,雖然她們不能出主意,但總也不好太過於沒心沒肺,於是兩人在離開酒樓之後,就向對方道別,然後各自回去了。
安蓉和局長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