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方叔其實是個很能幹的人,為官以來,素有能吏的名聲,要不然,也當不上萬人窺視的參知政事。
只用了兩天,他就做好了去襄陽的所有準備,操舟揚帆,順著浩蕩的長江水,逆流上襄樊。
訊息是遮掩不住的,還沒等他到襄陽與賈似道見面,朝廷要和蒙古國議和的訊息就傳遍了大江南北,一份不知道從何處流傳出來的議和草案,也隨之四處傳播。
草案上幾乎條條滴血的要求,令不少人拍案而起,怒罵狂喝,斥責朝廷喪權辱國,一些文人聚集的地方口水四濺言辭激烈,上表反對的摺子如雨後春筍,一茬一茬的冒出來,遞到中書門下案頭的摺子堆得猶如山高,左右二相連門都不敢出,堵在門口的貢生們天天在外面攔路。
也有很多人跳出來反駁,述說時局的危急,為擔任議和使臣的謝方叔洗地,讚揚他能為人所不敢為,不愧是朝廷棟樑,理當嘉獎。
一時間,主和與主戰的兩派唾液橫飛,隔空互罵,從廟堂到民間一片爭吵,大宋人心惶惶,就連市井販夫走卒,都在議論這樁議和的大事。
破解這場亂局的,還是謝方叔。
他的能幹再一次體現出來,到了襄陽的第二天,他就代表宋廷,簽訂了議和條約,速度快得驚人。
和約一定,一切都偃旗息鼓了,爭論不壓而止,木已成舟,鬧也沒有用了。
長孫弘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實際上字都簽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