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弘的情報很準確,那些看似強悍的色目人和漢軍在死亡的威脅下,同樣也會不顧一切的吐出所知曉的一切來換取活命的機會。
忽必烈真的還在陵井監。
按照行程,其實他應該在兩天前離開這裡,北上利州的。
他耽誤了一下,顯然他認為這無足輕重。
一兩天的時間,無傷大雅。
因為他要留在這裡把鹽井的情況摸清楚,鹽是草原上缺少的東西,卻又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倒不是說人一定要吃鹽,遊牧民族以肉類為主食,動物肉質和奶製品中往往含有足夠的鹽分,能夠滿足人體所需,加鹽,不過讓味道更好些而已。
草原上的居民,需要鹽主要是用於醃肉等用途,肉如果不用鹽醃製,倆天功夫就會發臭,這對逐水草而居一生顛沛流離的人們來說非常不方便。
軍隊外出作戰,也要靠醃肉為軍糧,大漠戈壁中一走就是十天半個月,沒有醃肉,光靠隨軍的牛羊也極為麻煩。
總不能老是一邊打仗一邊放牧吧,所以大蒙古國需要鹽。偉大的成吉思汗歷次西征,隨軍的就就有大批的醃肉作為軍糧。
陵井監產鹽,所以忽必烈從富順監過來這邊,實地檢視。
貴為王子,忽必烈有著細緻的個性,凡事喜歡親眼看看,這不得不說得了姚樞的真傳。
事必親躬,唐代張九齡的四字真言讓姚樞引為至理,他常常教導忽必烈,沒有天生聰慧的天子,唯有事事瞭然於心的皇帝。若要避免被臣子們矇蔽,居高位者必須心眼通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