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福祥開年後的生意,可以用一句“一日千里”來形容,各路客商聽到了風聲,紛紛上門來看貨訂購。而年前冉大器帶著揹著成捆上等紙張的夥計到處送禮換來的人情,也逐漸的顯現出效果,附近的大小衙門覺得紙張不錯,送去的紙用完了,就派人來買,冉大器笑臉相迎,不但奉上一點跑腿辛苦錢,還讓利三成,價格比市面上更加的便宜,並且親自送貨上門,打點關係,讓官吏們都覺得瑞福祥懂得做人,愈發的喜歡這家紙坊了。
於是瑞福祥的紙成為了很多官吏的專用紙,每張紙上印製在下方不起眼位置卻又分外醒目的銘文更顯得紙張的與眾不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加上許多官吏本身就是有名望的文人,文人之間很容易溝通,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瑞福祥和賽文魁的名號。
潛移默化般的,讀書人之間對賽文魁這種紙的讚譽也傳播廣泛,漸漸的,“做人就做人上人、用紙就用賽文魁”的口號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流傳開來,也許是瑞福祥故意放出去的廣告,也許是某個欣賞這種上等紙張的文人在某個聚會上說出來的感嘆,總之,彷彿一個讀書人在他人面前不用帶有瑞福祥銘文的紙而選擇其他種類的紙張,就天然的低人一等一般,旁人就嗤笑:“看,他用的紙沒有瑞福祥的銘文哎。”
彷彿流行的一種風氣,從合州開始,慢慢向周邊蔓延,瑞福祥如一隻冉冉升起的孔明燈,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高,帶來的是源源不斷的收入和利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