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45

熱門小說推薦

出了一批土化肥來,然後就準備對準冬小麥下手了。

北方這邊,小麥一直是主食,收了小麥之後,種植粟米高粱之類的,產量都不怎麼樣,論起口感,其實也不怎麼樣。要不然,為什麼權貴人家,還是會吃稻米呢,不就是因為粟米高粱比較粗糙嘛!小麥什麼的,磨成面之後,做法還是很多的,而且口感也很好,在北方這邊,麵食一向很有市場。

另外,黃河以北這邊也缺水,東北那邊如今還是女真野人的地盤呢,種高粱粟米都怕缺水,何況是種植水稻,因此,想要增產,暫時也只能在小麥上頭做文章,或者以後可以先培育出一批旱稻,或者是看看有沒有其他什麼高產的可以取代粟米高粱的糧種。

至於如今嘛,還是先對冬小麥下手比較靠譜一些,飯要一口一口吃,任何事情都得慢慢來才行。

之所以先對肥料下手,最大的原因就是,再高產的良種,如果沒有足夠的肥料的話,也是高產不起來的。任何物質都不可能憑空而來,沒有足夠的營養元素,植物就算是光合作用能力再強,也難以合成多少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在論壇上頭,司徒瑾就看到過一個末日世界的帖子,那個末日世界出現了異能者,有那等植物系的異能者可以控制植物快速生長,結果,為了生產出足夠的糧食,幾次催生之後,直接將一片本來還算是比較肥沃的土地變成了連草都長得營養不良的沙土,土壤裡頭的營養水分,都在短時間內被抽空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恢復得過來。

就算是那等修行世界,種植靈草的修士,也要將靈草種植在品級比較高的靈田福地中才能縮短生長時間,尋常的靈田想要長出品質比較高的靈草,那簡直是做夢比較快!一些靈物想要生長,前期幾乎要將所在地的靈氣掠奪得精光,等到後期成熟之後,才會因為靈氣迴圈的緣故,有所反哺。

天底下道理都是一樣的,你就算有那等畝產千斤的種子,種在普通的沙土裡頭,也別指望能長出多少糧食來,當然,除非能有那種非常肥沃的黑土地,光是沉積的有機物都有幾尺厚的那種,就足夠連續種上好幾輪了,當然,如果之後不恢復地力的話,也是一樣完蛋!

另外,司徒瑾也希望透過對這些冬小麥的觀察,來決定未來雜交育種的方向。尤其,就算是不同的地區,所需要的品種也是不一樣的,風多的地方要矮化植株,雨水多的地方就要有一定的抗澇能力,另外最好還要抗病蟲害什麼的,總之,完美的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種子那肯定是不存在,真要是有這樣的種子,那估計不是什麼糧食作物。

司徒瑾將這裡的麥田分成了很多個小的區域,按照不同的時間開始施肥,而且施的也是不同的肥,虧得皇莊地方大,人手也足夠多,要不然,光是觀測這些樣本,就要累死人了。

司徒瑾甚至還覺得,如今地方還不夠大,在司徒瑾的預想之中,最好能有個幾十萬畝的試驗田才可以,畢竟,他需要研究的東西實在是比較多,這年頭,又沒有什麼儀器輔助,都得靠笨辦法,很多雜交就是要靠運氣,沒有足夠的樣本怎麼可以,就算是真的培育出了什麼優良的品種,也得有足夠的地方育種才行。

當然,司徒瑾這個想法完全就是個計劃,按照這個年代的交通速度,地方要是太大了,他也管不過來。要不然的話,最好還是讓修行之人幫忙,如果他們能夠透過法術之類的手段,減少生長週期,更好地找出良性變異的品種的話,就能節約不少時間和地方了。不過,以司徒瑾如今的身份地位,那些修行之人肯定是不樂意搭理他的。

哪怕司徒瑾覺得地方不算大,但是這已經很夠嗆了,司徒瑾因為開始修煉了,身體狀況比起絕大多數人都好很多,對於紫外線什麼的,也更有抵抗力,甚至等他開始修行之後,這些對人體有害的射線,對他來說就跟靈氣差不多了,因此他如今看起來,依舊是個唇紅齒白的小正太。

可是作為他的伴讀,一直在旁邊幫忙的沈安軒還有謝如柏可是吃了不少的苦頭,天天跟著司徒瑾後面跑來跑去,兩個人都變得黑瘦了不少,手上都起了繭子。謝如柏也就罷了,他們家本來也不是嬌慣孩子的人,為了前程,多吃點苦頭算得了什麼!而沈安軒回去之後,永福公主看著這樣的兒子,差點沒哭出來,他什麼時候吃過這樣的苦頭啊!只不過,已經到這個地步了,永福公主就算是心疼兒子,也不能攔著,還得鼓勵一番。除了在兒子回家的時候,多燉點補品什麼的,其他也做不了什麼,畢竟,按照沈安軒的說法,司徒瑾這個皇子比他們做得還多呢,皇子都能吃這個苦頭,你們卻吃不了?

實際上,他們也就跟著東奔西跑,路遠一點,還有馬車牛車,等他們再大一點,可以直接騎馬,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紙上記錄每天的工作還有各個對照組的變化,真正下地幹活的還是皇莊裡的那些農戶。沈安軒也沒覺得自己真的吃了什麼苦,他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這讓他感到自由,而且看著那些麥苗每天都有新的變化,他心中有著強烈的成就感。當然,對於能夠想出這樣辦法的司徒瑾,沈安軒也非常佩服,別的不說,施過肥的麥子可比沒有施肥,或者用的就是普通農家肥的麥子長得茁壯太多了,沈安軒甚至可以想象得到,這些麥田未來會長成什麼樣子。

同樣驚訝的還有皇莊上的管事和農戶,他們都是種過地的,什麼時候見過地裡的麥苗長得這麼旺盛的時候,他們對於未來也很樂觀,這些積年的老農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覺得按照這個架勢,這些麥田起碼能增加三成的產量,甚至是更多。

這已經不少了,這年頭,就算是上田,一畝地一季能有個四五石的產出就已經不錯了,能夠增加三成,幾乎是增加了一畝下田的產量,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這對於一戶人家來說,就能多養一口人了!

司徒瑾早就確定了這些土化肥會很有用,但是光是有用沒什麼好說的,關鍵問題是,到底什麼時候,應該施什麼型別的肥料,用多少,這些都是問題。光看著論壇上那些資料,是完全不夠的,都得實驗做對比。畢竟,人家的經驗是建立在他們平常種的作物上,種子不同,環境不同,肯定是會有一定區別的,別到時候,葉子長得很壯,卻不抽穗灌漿,那可就麻煩了!

司徒瑾如今幾乎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土化肥的使用上,皇莊地方很大,他不得不到處去檢視情況,不管什麼地方,都不能漏掉,這些可都是對照組,回頭都要當做分析憑據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司徒瑾將百日築基的事情都暫時放到一邊去了,反正差個幾個月也沒什麼,先等這一季冬小麥的結果出來再說。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