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件的不叫木匠。得是專業從事木工行當的才能這麼稱呼。所以,得是怕老婆怕到道行高深的,才配叫怕婆匠。
陸友財只顧看何小西走遠的背影,直到看不到了才回神。問陸二妹:“啊?你說什麼?你們剛才怎麼回事?”
陸二妹的膽子熱脹冷縮,這會知道怕了。眼神躲閃:“沒怎麼,我們玩呢,玩呢。”陸友財也不好糊弄。
當時巷子裡還有其他人,自有看戲不怕臺高的小孩子給陸友財透露實情:“三叔,我知道。”“我也知道。”幾個小孩七嘴八舌,把陸友財和其餘人都聽的火起。陸二妹免不得被懲處。
陸友財生氣之餘還有些竊喜。自動把自己跟何小西放到並列的位置上。就有了雖然不好意思見何小西,但陸二妹反對的他都要去做的決定。既然陸二妹不想他去幫何家幹活,他就偏要去。
農家人都是多面手。家裡地裡的活計都能上手。挑牆拉鋸,收割打碓,樣樣精通。
這個時代,有些國家,像歐美蘇聯等已經實現機械作業。但中國還不行。多年的戰亂,如今百廢待興。中國會在之後的半個世紀裡迎頭趕上發達國家水平,是現在的人做夢都不敢想的。
像水洞村這樣的村莊,還保持了農耕時代的模樣。放眼整個中國,只數得著的那幾個城市有工業。工業產品農家也捨不得掏錢買。所以農家人練就了一身好手藝。大到蓋屋,小到給孩子編個秫秸的蟈蟈籠,都手到擒來。
也不用人招呼或安排工作,大家自動自發找到自己能幹會幹的。惹熱火朝天干起來。這時候就顯露出陸友財跟大家的差距來。湊到幾處去幫忙都因為笨手笨腳或幫倒忙被趕了出來。
最後只得淪落到去幹和泥、遞東西等打下手的工作。和泥需要水,擔水的時候,陸友財無比慶幸自己早幾天反省自身。因為他的自我反省,開始幫家裡人幹些諸如挑水掃地的活。以前他可是不會擔水的。
第一次擔水的時候,水桶不聽使喚,不停的旋轉。兩桶水回到家,灑了一半去。經過幾日的幹活的過程,他才熟練的掌握擔水的技巧。避免今日在人前露怯。就算不能在未來岳家面前加一點砝碼,至少確保沒失分。
知道今日何家修房子,要給幫工的人燒水喝,還要管飯,肯定會很忙。陸大妹帶著侄女陸佳雯去幫忙。佳雯今日休息。大寶非要跟腿,為了能跟去,做保證去了以後不調皮。於是姑侄三人就一起去了何家。
到的時候,何小西正把燒好的綠豆湯往木潲裡舀,準備送去陸家老宅子去。沒有茶葉,何小西就準備了綠豆湯,解渴又解暑。如今這樣的天氣喝著更愜意。
旁邊何三嬸和大嫂在擇菜,洗菜,切菜。為了今日,何小東特意割了一刀肉。
陸佳雯跟三嬸家的瀟瀟是同學,兩人一見面就黏糊到一起。坐到一邊嘰嘰喳喳的說話去了。
何小西為了吸引著大寶來她家玩,找機會讓她大哥教會大寶游泳,每次大寶來都給他開小灶。見到他們來了,忙放下手中的活招呼。邊尋思要找點什麼東西給幾個孩子吃。離中午開飯還早,就是有好吃的,此時也是生的。何小西尋摸了一圈,把目光放在舀剩下的綠豆湯上。
何小西天沒亮就開始煮綠豆湯,煮了滿滿兩隻大木潲。舀剩下的是稠稠的綠豆沙。一個孩子來點,拌上糖,孩子們肯定樂意吃。只是家裡沒有白糖,只能用紅糖。
四個孩子,一張小方桌,正好坐下。大人們樂呵呵的看著孩子們吃地心滿意足。何小西卻心裡特別不是滋味。這樣的東西擱在以後,小孩子估計看都不願意看,現在的孩子卻吃的香甜。
第六十六章基因突變的熊孩子
何小西也想大手一揮,給所有人都來上一碗。只是心有餘力不足。現在的現實情況就是這樣,沒有大人的,也沒有人覺得失禮。因為大家都一樣,能理解。有點好的緊著孩子吃是大家的共識。
孩子們也懂事,自己一小口一小口,怕一下吃完了,慢慢品嚐。卻知禮的舀一大勺給長輩吃。
大人們用牙齒咬一兩粒,點頭品評:“好吃,自己吃去吧。”也不知道那麼一小點,能不能品嚐出味道來的。
唉,都是窮鬧的。
吃完了以後,孩子們把碗收拾乾淨,也幫著幹活。還唱著歌。歌詞非常有此時的時代氣息:蘇聯老大哥幫助我們新中國……。還有:小孩小孩你別哭你的爸爸當八路……。
何小西聽的津津有味。多麼有鄉土氣息的聲音,雖然土的掉渣。有歌聲作伴,活幹得很快。
何小西還要去渡口擺船。綠豆湯也晾涼了,她順帶擔了送去給幹活的人喝。擔子的一頭是綠豆湯,一頭是籃子裡放一摞碗。
清晨的陽光還不太曬人,走在路上偶爾有微風吹來,帶來陣陣清涼。茅草屋頂冒出炊煙。赤腳跑過泥土地面的孩子們留下一長串啪嗒啪嗒的聲音。放牛的老人呵斥不願意往前走的老牛,老牛“哞哞”叫。寧靜祥和的鄉村,展現著她鮮活生動的另一面。
如果說此前何小西還是冷眼旁觀的看著周圍的一切,就像隔著玻璃看屋外的人一樣。此刻,看著這一切,何小西覺得自己在慢慢重新融入他們。而不再只是一個旁觀者。
奔跑的孩子,在拐彎處差點給何小西撞了個對著。幸虧他急剎住,身子晃了晃停下,沒撞著。他身後的孩子就沒這麼幸運了,歪歪斜斜倒成一團。
出乎何小西的預料,孩子們並沒有相互埋怨或是爭吵。反而呵呵的笑成一團。他們認為這樣的意外特別有趣。
領頭的孩子含著手指,歪著頭對何小西笑。自來熟的跟何小西搭訕:“今天你們家修房子吧。我爹也去幫忙了,我知道在哪,我給你領路。”
何小西覺得這孩子太逗了。笑眯眯的逗他:“我也知道在哪。”那小孩一愣,何小西估計他的心裡正吐槽她:你這人怎麼不按套路來啊,大人不是該顧全臉面讓我帶路嗎?
那孩子也只是愣了一下,並沒有放棄,熱情的扶著她的水潲:“我幫你扶著。扶著就不會晃了,你力氣小,別灑出來。”
何小西看看他三寸丁的小身板。心說:你個小不點能扶什麼啊?這孩子年齡大概六七歲上下。真是除了一張略厚的皮之外,渾身上下都是心眼子了。
離開水洞村多年,一些面孔已經淡忘。但是何小西覺得自己能猜出這熊孩子是誰。上輩子,除她自己之外的另一個傳奇人物。曾經因為投機倒把罪被判刑入獄。獲釋以後又下海撲騰。幾經起伏,做到本市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