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友富抿著嘴唇看著。他不是不可憐她,只是換親的麥子是大伯家出的,他不能讓大伯和大伯母為難。他沒有同情別人的資格。
大伯母當時問他的意見。他別開眼不看大伯孃,更不敢看女孩,回道:“全憑大伯母做主。”
陸友富依舊記得清楚,大伯母攬著他的肩膀,讓大伯跟那家人交割了麥子,帶著幼年的妻子和他們一起回來。
當時的世道,做人媳婦的地位低下。童養媳比一般媳婦的地位更低。桂花來到他們家,處境並沒有改善,依舊是做最苦最累的活,吃一家人吃剩的涮鍋水。
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娘更懶了,因為多了個能使喚的人。柳桂花只是從一個苦水潭跳進另一個苦水潭。他娘對桂花苛刻到自家人都看不下眼。
那時候他們還住在祖宅,但分過家了。家裡值錢的除了房子都被他爹輸光了。房子沒輸掉是因為房子是祖宅,他沒有房契。
榨不出油水了,就沒有人帶他爹賭了。跟之前白天黑夜不著家不同,他爹日日窩在家裡。窩在家裡就是生孩子。
弟弟妹妹接連出生。閆氏只管生,不管養。陸友財和陸大妹姐妹都是陸大嫂一手拉扯大的。陸友財出生那會,陸大嫂那時候年紀小,什麼都不懂。大伯母和二伯母還有上頭的堂嫂們幫襯著。等大妹出生時,她就能獨當一面了。
教導媳婦的責任更是大伯孃代勞的。若是靠閆氏教導,這個家能邋遢成豬窩。
一開始看桂花幹活多還吃不好,陸友富也知道藏一個窩窩頭什麼的給她留著。次數多了讓他爹孃發現了。由於懼怕他爹的訓斥和他孃的嘲諷,就不再給她偷留吃的。
現在回想一下,那些訓斥和嘲諷算什麼,讓自己老婆孩子吃飽飯,本來就是男人的責任。
不是大伯母她們私下照應些,桂花能不能挺過來都兩說,可能早餓死了吧。
閆氏對待桂花的刻薄,陸友富一肚子意見。用後世某奶奶的年紀還有勇氣挑戰飾演少女的劉姓女星的話總結就是: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陸大嫂把陸二妹帶到會下地跑了,閆氏生完她以後就沒有動靜。不務正業的兩口子,閒著沒事的時候,也會跟逗逗貓狗一樣逗逗她。
跟著陸大嫂哪有跟著閆氏好?閆氏是家裡當家的,偶爾能有些吃食給她。就跟著閆氏學成了如今這副模樣。
陸友富無比慶幸跟著閆氏長歪的是個妹妹。歪吧性子真捋不過來的話,到年齡嫁人了就禍害婆家了。這要是個弟弟,他就真是哭都找不到墳頭了。
陸大嫂把白日的事學給丈夫聽,目的就是讓丈夫知道,婆婆的不著調教出一個翻版不著調。別以後出什麼更大的婁子讓自己背黑鍋。辛苦不辛苦的,這人現在嘴巴變甜了。
好還是歹沒有標準,都是比較出來的。就像她跟婆婆,大妹跟二妹。
大伯母以前教過她:“你們家以後是你當家還是你婆婆當家,就看你倆誰能擻住錢。”不是越摳門越好,是該節省的節省,該花的花。只要做的比閆氏強就行。還有就是“不跟婆婆犟,讓她有事找他兒子說去。”會拒絕自己孃的無理要求的男人你幫他擻錢,不會拒絕的男人,你要想方設法多摳錢出來自己偷攢點。男人沒救了,把孩子管好是正經。別傻乎乎做了惡人出力不討好。
如果何小西聽到屈氏的說法,定然舉雙手雙腳贊同。
前世的時候,跟她住同一棟樓的有個女人。每次攢下一些錢,婆家總會適時的出點事,然後把錢拿走。有一次夫妻倆大吵一架以後,女子在當晚喝下毒藥自殺了。
何小西一直覺得這種自殺的行為很傻。女人結婚前就應該睜大眼睛,看清楚再嫁。如果真的眼光不好,或者男人太會偽裝。即使結婚了,也應該儘快離婚,及時止損。
有些女人說因為孩子不願意離婚,但是你死了,難道孩子就不可憐了?所以選擇自殺是最愚蠢的行為。
既然註定錢都保不住,何不大家一起及時行樂,花完了算。能偷存點偷存點,但是家庭賬戶上,讓始終保持赤字。
第六十二章不能過殺了吃肉
西遊記裡四個男主角。如果讓他們分別代表現實裡四種男人的話。唐僧就是長相好、出身好,卻沒有主見的媽寶男。
這種男人不是我等平凡小女子能消受的。是給能折騰又會折騰的小妖女們準備的。他們的日子就該是妖女和婆婆各種過招。宅鬥戲加各種全武行。嫁給這種男人的女人得能拿得起放得下,能過過,不能過殺了吃肉。
孫悟空就是事業型精英男。除非他的事業遇阻的時候才會想起回花果山。尋常的日子裡你只能獨自哀傷的哼著《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豬八戒,做員工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做隊友你們上我掩護。只有做丈夫的時候願意認真去做。
還有最後一種,看似沒什麼缺點的沙和尚。其實老好人型的男人看似沒什麼缺點,就是最大的缺點。一個讓所有人都說好,不懂得拒絕,不會說不的男人,他的家人提出不合理要求,也會去滿足的男人,應該會讓大多數妻子崩潰。
受苦受累,口挪肚攢點錢,可能是孩子上學的錢,也可能是為了有個屬於自己的房子。結果別人一個要求,讓這一切化為烏有。
還不能吵鬧,吵鬧就是不孝順,是太物質。真狠心置之死地離婚,成功了也要揹負罵名。因為你辜負的是一個公認的好人。
最諷刺的是,有可能孃家都不支援,認為為了錢不至於離婚,離婚就是作。孤立無援又滿腹委屈的女人,這種時候能怎麼辦?只能去死一死了。
另一種意義上來講,這種受委屈自殺的女人結局還不如被家暴死的女人。家暴死的女人,無論是法律還是輿論,都會還一個公道。他們卻像是一縷青煙,隨風消散。
只消個一年半載以後,自然有熱心的人幫那個“可憐又正直”的男人做背書並介紹下一個如花美眷。
因為之前有了一條人命墊底,或許是他的家人不敢再張口要錢,也或許是男人自己長了教訓。他們的結局總是跟童話故事一樣~~過上了幸福而美好的生活!
何小西記得有一次她去銀行辦理業務。領號排隊的時候,坐在前面的兩個大媽正在說話。
其中一個大媽的女兒,就是因為婆婆家死要錢死要錢。女兒想離婚,她怕離婚名聲不好霸著不給離。結果女兒就想不開了。女兒死後兩年,女婿又結婚了。新老婆比她女兒厲害,一分錢都不給婆家。人家就過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