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去還了筆墨。回來告訴何小西:“正好有熟人在店裡,那人家裡打石磨,我替你問了,按大小有二塊三塊和五塊錢的,要的話先付一半定錢。”帶何小西進店去細問詳情。
進了店鋪屈伯孃卻拽住何小西,告訴她剛說的都是託詞,沒有所謂的熟人賣石磨。只是找個理由,能讓何小西把買石磨的錢從劉氏手裡摳出來。
何小西拉著出屈伯孃的手,感激的話都說不出口。此時她無比慶幸當日決定親近屈伯孃,倚仗屈伯孃。
兩人出來只說人口少,定了三元的中型石磨,過幾日去拉。
劉氏本打算是把買傢伙什這一項拖黃的。沒想到何小西一行竟然自己先買了來,再找她要錢。
那麼些眼睛看著。有個多管閒事的大洋馬不說,還有個難纏的大姑姐夾在裡面,這錢是不好賴了。
劉氏此時腸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還不如她自己親自去給置辦。她去置辦的話,一些日常用的少的,可買可不買的東西就能省下來了。
看著一件件卸下來的物什,彷彿聽到錢包裡的錢嘩嘩流走的聲音。劉氏臉陰沉的能滴水,心抽抽的疼。
簡單吃過午飯。剛收拾妥當,請的人就陸續到了。因為只是重新寫一下分家契紙,請來的人喝水的功夫就辦妥。也就是何小西他們家關係複雜,怕以後說不清白,一般人家分家是連契紙都不能寫的。
也沒有人留下吃飯。當然,人家看主家黑青的臉耷拉到腳面上,也不會留下看她臉色。紛紛推說家裡有事,都告辭走了。
也是何小西她們今日這一刀宰的深了些,讓平日最擅長做面子局的劉氏都顧不得臉面了。
何大姑因為路遠只能住一晚。若是以前,以何大姑的暴跳脾氣,寧可摸黑走夜路也不會留下看劉氏臉色。今時不同往日,她吃的是自己侄子,跟劉氏沒什麼相干。也端起臉來,眼角都不帶夾劉氏一下。
趁著晚飯還不急著做,天色尚早,何小西帶何大姑他們去以後新房子的地方看看。其實沒有什麼可挑剔的,刨除這片地上曾經發生過的流血事件,這片地誰來都挑不出什麼問題。
靠近小溪的地方,長著一排雜樹,樹下是一層灌木。何大姑建議把溪水流淌時自然形成的那些小水溝整理填平,留下溪流跟池塘。那些雜樹處理掉。就風水而言,有些樹木是不適宜種在堂前屋後的。想種樹的話,可以再選一些合適的樹種來種植。
聽說西南角那株老榆樹可以附贈給他們,何大姑和大表嫂都很替何小西他們高興。何小西前世今生都沒有建過房子,對這棵榆樹對於他們意味著什麼沒有清晰的概念。但何大姑和大表嫂不同,她們的生活閱歷和他們兒子丈夫從事的行業,讓她們比其他女人們在這方面有更多見識。
大表嫂站在榆樹下,用手丈量著樹的周長,抬頭估摸一下高度,很欣喜的跟何大姑交換個眼神:“差不多夠三間屋的房梁。”
晚飯時間,何小西架上風箱,飯菜燒得很快。圍著新買的案板邊吃邊聊著。當然,話題主要圍繞這次相親和何小東他們將要建的新房。
聽說那棵樹夠做房梁,何小東極為欣喜。對建房的事情,跟後世開車一樣,男人天生比女人精通。所以何小東比妹妹更清楚那棵樹的存在對他們的幫助。
連年戰亂,許多地方的山都光禿禿的。水洞村山上的樹木雖然因為道路不通比別處的多一些。但也是許多地方大面積的山體裸露。
建國以後,政府提倡植樹綠化。一是執行的不好,讓村民上山勞動行,樹苗沒人提供,綠化程序不理想。再有,就算有些樹木種上了,也成活了,但樹齡小沒能成才,一時間也不夠用。
能用也是公家的樹,砍點樹枝做柴火燒沒什麼,整棵伐樹不行。就有人因為不經允許偷伐了一棵樹,被判了七年徒刑,處罰不可謂不嚴厲。前世,兩年以後才正式把綠化貫徹執行。
伐樹解木頭的活何大姑一手包攬了。她家有兩個現成的木匠,人手工具都不成問題。
何小西想等到洪水過後再起房子。前世,她只記得整個村莊一片汪洋具體淹到哪裡不記得了。人都逃到山坡上避難,等水退了才回來重整家園,因為逃得倉促,好多東西都被水沖走,沒來及帶走。何小西可不想辛苦做出的成果沒享受呢,就化為泡影。
何小西提議雨季過後開始建。天冷上凍之前可以建好,正好小侄子可以在新居降生。
本地有習俗:借娶不借嫁,借死不借生。
借別人的房子住,遇上婚喪嫁娶,新生兒出生等,可以在別人的房子裡娶妻,但不能嫁閨女。老人死在房子裡沒什麼,但婦人不能在房子裡生孩子、坐月子。
第五十五章無事獻殷勤
他們跟老何家已經分家了,就算沒有馬上到來的水災,何小西也不願意讓大嫂在這裡生孩子,惹人嫌棄。另外,何小西也怕她們使壞。還是有自己的家好想怎麼樣怎麼樣,自在。
“我們跟陸家說好了,先借他們的屋子住著,住的近幹活也方便,表兄來做活也寬敞。”何小東跟何大姑不太親近。以前因為何中槐的關係,跟何大姑沒親近過,中規中矩的跟何大姑說話,像跟領導彙報工作一樣。
不像何小西,前世跟大姑家聯絡上的時候大姑已垂垂老矣。老人就喜歡跟人說古,說往事,拉家常。脾氣也被歲月磨去了稜角,極有耐心,跟何小西處得極好。
何大姑暗忖:真是像俗話說的一爹一娘生九子,子子不同,他的這個侄子是木的掐著都不會叫疼。娶個媳婦也是個老實疙瘩,也是一棍子打不出個屁來的人。還好,有個機靈侄女有口有心的,像她,是個能主事的。
照舊何大姑帶著表嫂,跟著何三嬸去她家借宿,大嫂跟侄女和何小西擠一擠。何小東帶著四表哥住東廂。
何小西跟大嫂扯了幾句跟誰家借板車,找誰幫工,在哪裡取土就睡下了。
次日清早,何大姑因為要趕到跟女方家約定的地點帶女方去自己家認門兒,天還沒亮就起床了。
娘幾個摸黑做好了早飯,吃罷飯送何大姑出門。“定好開工的日子就讓人給我捎信去,我打發你哥來給你們幹活。”何大姑惦記著他們建新屋的事,再三叮囑。
何小東去擺渡送大姑過河,剛到對岸,水洞村那邊岸邊傳來喊聲。何小東一看,原來陸友財趕著驢車在那裡。以為他有急事過河,顧不得跟何大姑多說,匆匆把船劃回去。
連人帶車上了船才開口寒暄:“這麼早往哪去?”陸友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