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討的聲音像炸開了鍋。有不怕事的婦人大聲嚷嚷:“劉婆子,你當大家都傻的嗎?說這話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主事人估計也認為劉氏把大夥當傻瓜耍,生氣的一拍桌子:“劉氏,你既然執迷不悟,咱們也管不了,交給政府處理吧!”站起來甩袖欲走。
劉氏這才放棄抵賴,選擇坦白道:“那藥不是毒藥,是蛇膽草,沒毒,就是味苦。”
這話一出,大家就都明白了。這種事情大多數人都做過。哺乳期的婦人們要給孩子斷奶的時候,孩子還想吃。有些人就用這種方法在汝頭周圍抹上苦味的或是是辣味的東西。孩子吃過幾次苦頭,就不再想吃了。
可是用這種方法給一個需要貼補的孩子戒雞蛋,就跟戒奶的性質不同了。這也太惡毒了。人們看向劉氏的眼光都是鄙視加戒備了。
村裡晚娘不少。人們也知道晚娘再好,也比不上親孃。但晚娘做到劉氏這樣也太重新整理人們對晚娘的認知了。
何小西也鬆口氣。只要劉氏承認下藥,而不是狡辯是給孩子治病,這事就對他們有利。就算這次不能釘死了劉氏,也在以後雙方對峙的時候,對他們這一方有益。
如果劉氏跟她扯皮,說是給孩子治病用的。還真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偷偷給孩子吃藥治病,雖然做法欠妥當,但畢竟是出於好心。外人不會硬出頭給他們主持公道。
“家裡日子不好過,我也是沒辦法”,劉氏依舊不忘推卸責任。何小西心底冷笑,劉氏這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走出去端進來三隻碗。是之前三碗劉氏娘仨沒吃完的晚飯。當時都正吃著呢,還沒吃完就打起來了。他們的飯沒吃完,放在那兒呢。
何小西又去鍋屋裡,把自己和大嫂沒吃的晚飯也端進來。
拿筷子把劉氏母子三人的麵條挑起來。何小北的雞蛋已經吃光了,但還能看到掉落的蛋黃。何小南的雞蛋吃了一半,劉氏的雞蛋完整的藏在麵條下面。
沒什麼比看到的更有說服力。
眾人蔑視著劉氏,好一個日子不好過!
何小西不怕劉氏翻來覆去抵賴。還有什麼比一層層撥開她的畫皮,讓人看清她醜陋的本來面目更痛快的呢?一下子揭穿,哪有這樣揭開一層再揭開一層,一遍又一遍打臉有意思?打完了左臉再把右臉遞過來。
這個話題,能供大家說好幾年。
最終主事的人經過討論,並徵求了何小東的意見,決定放劉氏一馬。但讓她每日保證拿一個雞蛋用來貼補孩子。
這個雞蛋交給柳氏,由柳氏做給孩子吃,劉氏不得經手。
這種處理結果非常具有中華傳統特色。何小西一開始就知道會是這種處理結果,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滿意不滿意。沒有過高的期待過就不會失望。
中華五千年的傳統,講究的就是家和萬事興。決定了不會有過激的處理方式。
而且劉氏本身不是下毒,也真不能硬給她按一個下毒的罪名。一開始何小西指證她下毒是為了唬住她。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把罪名定的重些,就等於漫天要價。劉氏痛快交代罪行就是落地還錢。就好比一個本身十元錢的商品,何小西要價二十,劉氏費盡口舌把價錢還到十元,何小西就痛快的賣給她了。
何小西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她痛快交代耍詭計設計剝奪繼孫女的貼補雞蛋的行為。順便又引出偷吃來。
還送他們一頓打,痛快痛快手。就當先收些利息了。一棍子打死有什麼意思?何小西要在以後的日子裡對他們鈍刀子割肉。
何小西相信,他們醒悟過來就會後悔認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除了家和萬事興,還有另一個美德,勤儉節約,吃苦耐勞。鄰村曾有婦人被婆婆指責偷喝一口香油,羞憤自殺的例子。還有偷吃被打之後自殺的。
對於女性的要求比對男人更加嚴苛。今日以後,劉氏母子三人出門,要遭受別人指指點點,這就是何小西的目的。也是對他們最大的懲罰。
相信用不了十天半個月,十里八村都能傳遍劉氏的光榮事蹟。晚娘和偷吃,是這個時代的熱詞。有了任何一個,都會成為熱議的話題。何況還是一下包含兩個熱詞的話題。
不出何小西所料,這一日她去頂替大哥擺渡,讓大哥回家吃飯。坐船的無論無論男女老幼,全都對她投以憐憫的目光。有些大娘,甚至拉起褂襟子抹起眼淚。
機械生產沒有普及的時代,鄉村人家,一個大家庭過到幾十口人再分家的是常事。沒鬧到人腦子打出狗腦子的程度,根本不可能分家。
何小西知道那幾口子這段時間難受的跟熬油一樣,故意出來進去都笑眯眯的跟他們打招呼。刺激他們發神經,藉機繼續鬧起來,實現分家的目的。可是,那幾口子雖然眼神彷彿要吃人一般,卻遲遲沒有動作。
何小西知道他們沒憋好心腸,不僅自己加小心,還囑咐大嫂加小心和看緊露露。
第二十四章馬嬸
日子看似平靜的過了幾日,流言不僅沒有平息,反而有愈傳愈烈,愈傳愈廣的趨勢。劉氏他們臉陰得能滴出水來。卻遲遲未見有任何動作。
何小南傷了臉,臉上的淤青一直未消。躲在家裡沒臉出門。
這天,何小西見到何鳳英在自家面前探頭探腦,大聲招呼她:“鳳英,我們家小南不能出門,你怎麼也不去找她玩。你們倆一向最好了,她都想你了。”
何鳳英家裡,她奶奶齊麻子踩著一雙小腳,捯飭的特別快出來拉她:“給我家去,一眼看不到到處瞎跑什麼。也不知道天天浪得什麼浪。”竟然指桑罵槐。不怪何鳳英前世做出那麼惡毒的事。這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齊麻子一張黑臉長滿白麻子。眼睛大得跟牛眼一樣。何小西記得,何鳳英的弟弟在學校,老師佈置了作文讓寫《我的奶奶》。他寫的作文裡描寫:我奶奶的眼瞪得像牛眼。傳得幾個村子都知道水洞村有個齊麻子長了一雙牛眼。
看著她,何小西就想起牛眼,噗嗤笑了。邊笑邊看著老太太,道:“齊麻子,可把你家鳳英看好了,別到處發浪啊。姑娘家的名聲可馬虎不得。”
齊麻子一拳頭打棉花上,氣得跳腳:“放你孃的屁,你說誰發浪啊?你再說一句試試。”何小西唱:“浪裡個浪,浪裡個浪,浪裡個,浪裡個,浪浪浪……。”
正鬧騰著,巷子口過來一個人,是個人高馬大的女人。挎著一個布包袱。用小布巾包著花白的頭髮。一臉褶皺。
看到她們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