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一戰後,叛軍折損大半,安西軍大獲全勝。
一夜之間,顧青對朝廷的態度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變化。言語中鋒芒畢露,對朝廷語帶殺意。
從顧青掌安西軍兵權開始,那時李隆基還是大唐天子,君臣遠隔數千裡遙相鬥法,顧青那時多少有些顧慮,表面上還是忠臣,對李隆基的旨意不得不遵從。
直到安西軍入關平叛,顧青對天子的旨意已有些陽奉陰違了,後來李隆基棄長安出逃蜀中,顧青更是成了一方軍閥。
這些年,或許是漸漸看清了這個朝廷光鮮表象下腐朽破敗的本質,也漸漸看清了李隆基自私狠毒又昏聵的靈魂,顧青從最初的失望,到後來的反感,直到如今的毫無敬意。
實力增強是一部分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來自一千多年後的顧青無法接受自己在這樣一個天子和王朝下俯首稱臣,他們配不上顧青的忠心。
這是顧青隱藏在骨子裡的傲氣,傲而不露,隱而不發,君子雅量。
常忠和沈田率將士們來到長安城外,路上沒遇到任何叛軍的抵抗。
這是一次早有預謀的敗逃,叛軍們一夜之間從長安城內外撤軍,常忠和沈田一路長驅直入,從潼關很快趕到了長安城。
九大城門洞開,從裡到外不見任何守軍,城樓上沒有飄揚的旌旗,城門口沒有守衛的兵丁,就連百姓和商賈也遠遠地站在城門甬道內,一臉驚疑地注視著外面鋪天蓋地的兵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