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在一個完全的大廳裡,只要他凝神去聽醫護人員的話,還是可以聽清楚。
他先是聽到一個醫生說了一堆專業術語,這些詞他在星際從來沒聽過,然後就看到有人拿了很多工具在茵茵身上幹些什麼。
有人拿了一個類似手電筒的東西,翻開她的眼皮照了照,有人扒開她的衣服,往她身上貼了很多小圓片,然後旁邊的一臺機器就開始發出滴滴的聲音,然後又拿了一根透明的管子放到她的鼻子裡……
維恩看不懂這是在幹什麼,應該是水藍星的治療手段吧,但這種種操作和星際實在是太不一樣了,這一套看下來,他更覺得像是軍隊的人員在研究被俘的蟲族……
而且,因為不明白這些操作,所以才更加著急,但他不敢離開半步,就站在門邊,目不轉睛地看著那裡的情況……
“大夫,我妹妹怎麼樣啊?”沈衛家看到醫生的動作終於暫時停了下來,趕緊問道。
醫生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好好的孩子被你們糟蹋成這個樣子,我都要懷疑孩子是不是你家親生的了。”
沈振東尷尬地笑了一下“大夫,那現在……”
“暫時死不了,不過要住院觀察。孩子長期營養不良,現在又有中暑發燒的症狀,還受了外傷。等化驗結果出來看看,我估計是有貧血。你們先去交錢,一會兒就把孩子移到病房去。”
“那得交多少錢啊,要是太多我們可……”劉芳一聽說孩子死不了,本性立刻就出來了,注意的點都在錢上。
“好了好了,你可少說兩句吧,先去把錢交了。”沈振東打斷了劉芳的話,又繼續問大夫,“那這孩子什麼時候能醒啊?”
“這幾瓶液輸下去應該就差不多了,不過別以為醒了孩子就沒事了,得好好養一段時間才行。這會兒太晚了,商鋪都關門了,明天一早你們就去買點吃的,補身體的,給孩子好好補補。”
劉芳去交了錢,這才發現白天那五塊錢實在是冤枉慘了,這會兒又是一堆子人做檢查、又是要住院的,竟然也只要五塊錢?
她心痛得直打自己的胸口,都怪她當時心裡有鬼,不然怎麼也不可能讓那姓張的把錢騙去。
茵茵很快被移到了病房,因為醫院規定只能留一個人在這邊陪夜,在沈衛家的強烈要求下,終於讓他留了下來,先守一夜,其他人都跟著劉加喜回去,明天一早再坐車來。
“娘,你把錢留下,萬一妹妹醒得早,明天一早我就要去給她買早飯。”沈衛家一點也不客氣,不管怎麼說,都要先把妹妹的身體養好。
劉芳面有難色地站在那裡,手裡緊緊地捏著那個放錢的小盒子“衛家啊,你放心,明天一早我們就過來,會帶好早飯的,她要吃什麼補品我們也會一起買好帶來的。”
“不行,你們坐車來,最快也要七點才能到,萬一妹妹五點就醒了呢?讓她餓著肚子等你們兩個小時嗎?”沈衛家寸步不讓。
“哎呀,我說劉芳妹子,你就把錢給衛家吧,這孩子我看著靠譜,那麼關心妹妹,肯定不會亂花錢的。我們趕緊走吧,我家裡老婆孩子還等著我回去呢。”劉加喜忍不住說道,他真是快要看不下去這一家人了。
劉芳怕真把村長給惹惱了,沒法子,從盒子裡又拿出了兩塊錢,叮囑道“別說還不夠,十天的早飯都夠了,你可別亂花錢,要是得住好幾天,你們後面就餓著吧。”
沈衛家拿著兩塊錢,知道這是她的極限了,也不再說什麼,點頭應下了。
其他幾人見此也不再多留,跟著村長一起回村子去了。
現在醫院裡住院的人不多,茵茵住的病房原本是個三人間,不過此時只住了她一個病人,沈衛家就在她旁邊的病床上躺了下來。
他躺下之後碰到了胸口的東西,這才想起自己趁大家幹活時偷偷溜到鎮上幹了點賣力氣的零工,一個下午賺了兩毛工錢。
他是想攢著給茵茵上學的。哪怕真的和上輩子一樣上不了學了,也能給她買點好吃的。
沈衛家痛苦地閉上了眼睛,他沒有想到的是,就出去了那麼一下午,茵茵就出事了。他不該在茵茵還病著的時候出去的,如果今天中午是自己去給她送飯,那麼後面這些事都不會發生了。
過了一會兒,護士又拿了一瓶子鹽水進來,說是化驗結果出來了,果然有貧血,各種微量元素也都偏低,現在還有炎症,所以又多加了一瓶。
聽到炎症,沈衛家想起來衛寶說村裡的赤腳醫生給茵茵放了血,趕緊問了護士,這手上扎過針會怎麼樣。
護士還年輕,也沒說什麼,拿了一瓶紫藥水進來在她的手指上抹了,交代了幾句就出去了。
因為茵茵還在輸液,人也還沒醒,沈衛家也不敢睡著,在病房橘色的燈光下,他看著妹妹因為生病而蒼白的小臉,慢慢地回憶著他們幾兄妹上輩子的點點滴滴。
他和衛寶小時候都是不求上進,只不過自己後來遇到了心愛的人,開始改變自己,努力奮鬥,而衛寶卻一路越走越歪。對於這一點,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是他這個當哥哥的在一開始就當了壞榜樣。
所以儘管今天沈衛寶做的事情,讓他十分失望,但他卻不能就這麼放棄弟弟了,他要努力把弟弟拉回正途上來。否則沈衛寶還是會跟上輩子一樣,甚至比上輩子還要變本加厲。
至於他們的娘,沈衛家是徹底心灰意冷了。他原本以為娘只是窮怕了,貪錢,但他沒有想到的是,當一個人極度在乎錢的時候,其實她的觀念和想法就已經出問題了,而這些問題卻不是隻要給她錢就能解決的。
上輩子沒有出現過今天的事,卻有一件事讓他至今印象深刻。
那是茵茵十四歲的時候,姑姑突然從城裡回來了,還沒有去奶奶家,就直接到了他們家來。更讓人奇怪的是,還帶了一箇中年男人,說是他們姑丈毛紡廠裡的同事。
那時候早就沒有大鍋飯了,都是按每戶人家的工分來分配口糧,那口糧少得可憐,勉強可以餬口,讓人不至於餓死罷了。
據說城裡人的日子也不好過,工資還是那點工資,但吃的穿的,什麼都在漲價,自顧不暇。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那個中年男人帶來了一大袋的糧食,他後來偷偷看過,是一袋子高粱面。
那天姑姑和那個男人跟爹孃在屋子裡呆了很久,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