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她出去澄清卻不被人相信,結果也不會比現在更差。可她完全不明白,對於上位者而言,失信於天下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所以,在威遠大將軍父子回京後,拿出太后與西夷、北涼書信往來的證據指責太后通敵叛國、殘害邊關將士的時候,天下人幾乎沒怎麼掙扎就相信了。
太后已經沒有任何信用可言了!在百姓的心中,太后就是那等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無視朝中官員、無視宗室的訴求、無視百姓的呼聲的人!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太后做什麼,他們都不會覺得奇怪!
更何況,西夷和北涼的來犯、邊關二十六座城池的突然淪陷本來就疑點重重。國難當頭,唯一從這場災難中獲得好處的就是太后了。他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太后為了重新回到權力的中心而一手策劃了這件事!
身上有著這樣的汙點,哪怕太后手持著先皇留下的遺詔,滿朝文武也不可能再繼續讓她插手朝政了。接下來的幾天,太后甚至連行動的自由都沒有了。
事已至此,太后萬念俱灰。
也許,她本來還有一線希望,可以為自己辯上一辯的,但她嫡親的閨女剛剛惹了眾怒,如今,已經沒有人願意聽她說話了。
可以說,是她女兒的自作聰明,葬送了她最後一絲希望。
作者有話要說: 萌萌們晚安(*  ̄3)(ε ̄ *)舉起泥萌肉嘟嘟的小爪爪來給作者菌捏一捏~
第 43 章
太后地位尊崇, 按理來說,有很高的豁免權,但通敵叛國這樣的罪,不是等閒之罪。尤其太后野心勃勃,手中還握握有先帝遺書這樣的大殺器。若太后果真立場不堅,那麼, 這對於大夏來說, 是一種巨大的災難。
這次,威遠大將軍父子呈上太后通敵叛國的證據, 仍是宗人府、刑部、大理寺共同審理察驗的。此時,太后已被軟禁, 太后手下一班得力下屬也被早已有所準備的皇帝和宗室給秘密控制住, 完全失去了左右此案真相的能力。
最終,由三司會審審出的結果得知,那些一早便埋伏在邊城、給威遠大將軍和皇帝先前派去的那名將軍下黑手的暗樁,果然是太后派去的人。邊關勢力滲透之深,沒個十年八載的,根本就做不到。
皇帝沒有想到, 太后竟是這麼早就在為奪權之事鋪路了。
當然,太后在邊關安排人手, 起初也許不是為了跟外敵勾結,也許是為了朝廷在邊關能有多一條的訊息來源,也許是不放心邊關守將,放了人好就近監視……但, 不管怎麼說,太后最終走到了這一步,她為了與皇帝爭權奪利,不惜引狼入室,置邊關將士和百姓的生死於不顧……種種真相,讓人唏噓不已。
“母后接受民脂民膏的供奉,卻背叛民眾,已不配再做太后。將母后廢黜太后尊號,送去皇家寺廟吧。”皇帝道。
他所說的皇家寺廟,是先朝廢黜的妃嬪們出家的地方。
太后犯下如此大罪,若她不是皇帝的嫡母,只怕早就被賜死千百回了。
可惜,依著她的身份,無論她犯下何等大錯,皇帝也不能直接將她賜死。否則,皇帝就逃不過一個弒母的名聲。
不過,就算活著,太后日後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一個曾經身居高位、樹敵無數的人突然失勢,會有什麼好日子呢?皇家寺廟中,不乏得罪了太后被被貶黜的先帝朝的廢妃,就是有她們在,想必,太后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裡去。
對於太后來說,若是被賜死,只怕還尊嚴體面些。
太后雖然被放過了,但是,她的同黨就沒那麼好的命了。太后的孃家朱家被滿門抄斬,與朱家走得近的幾門姻親也全都受了牽連,族中子弟全部罷職的罷職,貶謫的貶謫,但,與朱家相比,至少大部分族人保全了性命,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至於邵縣主,通敵叛國之事她雖沒直接參加,但作為太后唯一的嫡親閨女,她仍是受到了牽連。更何況,她本人也不是什麼好鳥,她前科累累、無法無天,若不是先前太后一直包庇她,邵氏宗族早就沒她這個人了。
如今,太后倒臺了,皇帝和宗室,自然也就不用繼續忍她了。
皇帝下旨,縣主邵氏無德無才,兇殘成性,不堪縣主之位,現,革去縣主名頭,令邵氏看守先帝之陵,以盡孝道,無召不得外出。
對於被一貶再貶的邵曦華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她的貴女名頭雖沒了,但至少她還是邵氏族人,沒被驅逐出宗族,享有宗族的庇護,但同樣也受到宗族的限制。
對於如何處置邵曦華,皇帝是猶豫過的。宗室經過此事,對太后這敗家婆娘是深惡痛絕,沒法處置太后,他們便想從邵曦華身上找回一二來,遂提議將邵曦華驅逐出宗族,貶為庶人。
皇帝經過慎重的考慮,最終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把邵曦華放出去,搞不好就會捅出什麼簍子來。就算皇帝和宗室將邵曦華除名又怎麼樣?這天底下,還有誰不知道邵曦華是邵氏女,曾是皇族公主?到時候,邵曦華在外頭鬧出什麼來,丟的還是老邵家的人。還不如保留邵曦華的宗室身份,關起來,一了百了。她便是再能鬧事,關她一輩子,讓她沒有機會鬧到外頭去,也就是了。
這次,皇帝出手快準狠,沒有了太后作為後盾的邵曦華很快就被五花大綁,扔到黃陵去自生自滅了。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人故意為之,負責看守邵曦華的奴婢是與邵曦華結過仇的人,邵曦華在皇陵中的日子很不好過,才去沒多久,整個人就大病一場,瘦得快脫形了。
對此,皇帝只能感慨,邵曦華做人實在失敗,樹敵太多,導致連他都不知道究竟是誰出的手。想要邵曦華倒黴的人,實在太多了,其中不乏有分量者。皇帝當然不會因此而出手幫助邵曦華懲戒他人,對於邵曦華,他頂多做到不落井下石,再多的,就不能了,他畢竟不是聖人,做不到以德報怨。
皇帝親緣淺薄,自幼就被嫡母和嫡妹欺負到頭上,與其他的庶出公主們也不甚親近,直到如今,因為利益也好,感情也罷,真正走得近的,也就只有一個邵淑華。他雖看似寬和,但能走進他心的人,實在太少太少,邵曦華絕對不在其中。
對於太后和邵曦華的境況,邵淑華一點兒也不關心。
雖說太后和邵曦華都曾折辱過她,但自打和離之後,她便再也沒有把她們放在心上。她們過得好與不好,都與她沒有任何關係。
如今,能夠牽動邵淑華心思的,除了她的事業之外,也就只有葉靖澤了。
一想起葉靖澤,邵淑華眼中便不由閃過些許柔軟的光彩,伸出雙手,輕輕地貼上自己的腹部。
別看邵淑華常與好友朝霞郡主嘻嘻哈哈,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