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幾乎成了規律。算起來,也差不多是時候了。
但清楚是一回事,想不想打仗又是另一回事。
一場戰爭不僅勞民傷財,還牽扯到朝廷乃至整個大楚的方方面面,並不是那麼容易開啟的。一旦仗打起來,變數太多,很多事就不由自己控制了。
所以雖然現在他們屬於被動防禦,要不要打自己並不能決定,但其中還是有一部分官員認為應該“以和為貴”,可以在戰事開始之前遣使往草原,弄清楚對方的目的,謀求和平。
必要的時候,“賞賜”一些財帛錢糧給西北那些蠻子,也不是不能接受。
令人震驚的是,這一類人在朝中竟為數不少,甚至代小皇帝聽政的太皇太后,也更傾向於這樣的解決辦法。
近二十年來,大楚兩代君王沒有勵精圖治之意,朝堂上留下的官員也大都是摸魚打諢之輩,他們報效朝廷的忠誠血性,圖的是長久安寧。相較於戰爭帶來的惡果,自然更願意犧牲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來換取和平。
但以顧錚為首的年輕激進派卻認為,即使要跟西北談和,也應該是戰後。打了勝仗,震懾住對方,自然能夠換來和平。否則退讓妥協,不過是助長對方的野心。
今年不打,明年也會打,難道以後年年都要給他們“賞賜”一大筆錢糧來換取安穩?
真有這筆錢,他們寧可花在軍費上,至少可以強大自身。
兩派人在朝堂上僵持不下,所謂的準備工作,自然也無從說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