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所以說京察才是童主事懸樑自盡的誘因,至少是導火索,不是京察,童主事極有可能不會自尋短見。”
“嗯,這樣說來,我們當為童主事發聲,為他寫一份訃告。童主事昨晚就已經死去,可到如今依然沒有發喪,很有可能他們家人也是顧忌。”
“走,我們去瞧瞧。”
“走,該還童主事一個公道,給他的家人一個交代。”
“……”
這樣一幫官員去了。
還忽悠了一部分官員過去。
然而,當他們得知馮保也去了,還給童家人送了撫卹金,讓那幫急切需要發聲的官員異常的氣憤。
他們覺得馮保這樣做,無異於堵住童家人的悠悠之口,不讓他們抱怨,不讓他們將目標對準京察。
這樣一想,他們當然更生氣了,感覺馮保就是在欲蓋彌彰。
於是乎就在童主事死的第二天,在京各衙門的官員,幾乎都收到了如下這樣一份訃告
諸位世伯世叔:
家父工部主事童德平,因家境貧寒,生活無著,求借無門,萬般無奈,加上京察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只得含恨於昨夜凌晨懸樑自盡。
嗚呼!六品烏紗,舉家如同乞丐,二十幾年宦海生涯,到頭來三尺白綾。豈不悲哉!豈不慟哉!
不孝子童博泣告。
這份訃告,由六科廊言官共同起草並審定再行謄抄,然後送達京城各個大小衙門參閱。
訃告的內容雖簡短,可卻是相當的煽情。本來京察就牽動人心,許多官員讀後不禁動了惻隱之心,莫不相邀前往童德平家祭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