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就包括王錫爵。
當時王錫爵執掌翰林院(也就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居正沒有回家,所以只好在北京的家裡設定靈堂守孝,王錫爵為了奪情一事,專門跑到張居正家裡奉勸、調解乃至詰問。
反正就是希望張居正回家守制。
張居正當時不知有多難,一方面李太后與萬曆皇帝堅決不放盛情難卻,另一方面他也不想改革半途而退。
想著倘若回家守制,那一去就是三年(實際上二十七個月),先且不說還能不能回來,即便回來,三年後或許也早已經變了,不再是他的天下,能不能繼續擔任首輔還是問題。
所以張居正完全能預感到,只要回家守制,那改革十有八九會中斷,之前的種種努力將付諸東流。
這當然不是張居正希望看到的。
所以他本心也不想回家守制,為了國家為了大明,只能忍痛割愛,在外人眼裡當一回“不孝子”了。
然而,他這麼做,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甚至還有許多人認為他是為了貪圖首輔的位子,寧可不回家守制也要賴著不走,包括時任吏部尚書的張瀚(是張居正一手提拔上來的,張瀚隨後也因此丟了官兒)都這麼認為。
可想而知當時張居正有多麼痛苦。
王錫爵正是這個時候跑到張居正家裡與他理論、調解,而且還是在萬曆皇帝決定廷杖吳中行、趙用賢、艾穆等人的前夕,當然被張居正拒絕。
可王錫爵不死心,一勸再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