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隨便找個理由(比如不孕)廢去王皇后而立鄭氏為後。
這樣,朱常洵就成為名正言順的嫡子了。
在大明一朝,宣德皇帝、景泰皇帝、成化皇帝、嘉靖皇帝,都有過廢后之舉,也沒見朝局發生什麼政治波瀾。
所以,在立儲的問題上,萬曆皇帝如果執意堅持廢長立幼,十有八九是可以取勝的。
但很可惜,他沒有采取強硬的立場,一拖再拖,最後鬧得不可開交的地步。
如果說萬曆皇帝是考慮李太后的感受,似乎也說不通。
為什麼敢避開李太后狠狠拿下張居正,繼而又拿下馮保,卻在立儲的問題上優柔寡斷呢?
當然,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簡單地歸結為文官集團的強大力量。
好像皇帝沒有辦法抵禦文官集團似的,好像皇帝的權威完全產生於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好像皇帝就是名義上的天子,實際上受制於廷臣。
如果以後世的眼光看,這邏輯似乎成立,因為皇帝(或總統或主席)不是國事的處置者,只是處置國事的一個權威象徵。
但問題是,朱明王朝從來不是一個法治國家。
皇帝一旦強硬地做出決定,下面的文官集團,或言官們再怎麼逼逼,可以置之不理啊!
遠的不說,像永樂皇帝、正德皇帝、嘉靖皇帝的事蹟不說,就說萬曆皇帝自己。
張居正奪情時反對的聲音有多強大!最後本是一場道德的較量照樣屈服於皇權,在廷杖下結束,也沒見發生動盪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