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1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而薛奕,雖然樞府與兵部的主官們並沒有刻意的排擠他,但他少年得志,難免與樞府、兵部、三衙裡的文武官員、胥吏們不怎麼對眼,朝廷這幾年間先是關注西北,馬上又是西北,海船水軍本來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雖然風光過一陣子,卻也立即被冷落。而對待薛奕部尤其更是如同後媽。薛奕幾年前便提出在船上安裝火炮,竭力宣揚海船水軍必須以火炮致勝的觀點,甚至提出海船水軍的火炮無需動用國帑,但奏摺一道道遞上去,最後都是石沉大海。朝廷既不允許隨意增設火炮作坊,又因為火炮至今為止曾未在實戰中顯露過可以影響到戰場勝負的作用,因此在國庫空虛的情況下,也無意擴大火炮的產量——至於已經生產出來的火炮,自然應當優先照顧兩北邊防,薛奕爭取了幾年的時間,最終也只要到一門火炮,而且還在途經杭州時被杭州的海船水軍給“借”去了,兩軍至今還在為此事打官司。而最讓他無奈地是,汴京不斷有人以“輪戍”為名,將他部下精銳調走,然後從其他海船水軍中補充過來一堆老弱殘兵。他麾下的得力將領,但凡被杭州的海船水軍聽到了名字,第二天早上一起床,那人肯定已經不在他帳下了。薛奕這幾年間,儼然成了大宋水師學堂的山長,專門替他人做嫁衣裳,連帶著數年之間,他個人也一直得不到升遷。曾布、蔡確們是想回國而不可得,薛奕則是每年必須至少回一次汴京。但對薛奕而言,汴京的風與凌牙門的風都不一樣,他在南海之時,雖然偶爾也會懷念汴京的繁華,但是,他畢竟還是更喜歡南海的無拘無束。他這個大宋的“伏波侯”,到了汴京,只會覺得手足無措,處處都顯著不合時宜。每每看到汴京外城四面城牆上新安裝的八十餘門火炮,薛奕便會覺得極度的刺眼。當年太宗皇帝堅持定都汴京的時候,不是認為“在德不在險”麼?不是說國庫空虛麼?那為何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既不先供給塞防,又不肯供給海防,反而讓它們在汴京白白受著風吹雨打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