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師道在心裡面仍然會有一點兒懷疑。他見過折克行,折克行給他的印象,是極其的剛毅果斷,儘管與子侄們相處,都是很嚴厲的父輩形象。這與種古有很大不同,種古在指揮作戰時是嚴厲的,但是在平時,不僅對子侄極親切,便是對於軍中計程車卒,也很溫和,讓人見之而生親近之感。种師道也聽說過折克行接交儒士時十分和氣,禮貌周到,也有體恤士卒的美名,但是他卻怎麼樣也無法將那個傳說中的折克行與自己所見過的折克行聯絡起來。不過種古倒是很稱讚折克行的能力的,小隱君常常對种師道說,為將之道,除了五德外,其實還有一個“忍”道,他本人與折克行對此字各得一半,折克行有他種古所不具備的東西。但是种師道卻一直沒能夠明白這“忍”道是什麼東西,種古與折克行各得的一半又是什麼,當他向種古追問時,種古卻只是微笑搖頭,叫他自己日後慢慢體會。因為這個“忍”道,惟有親身體會,才能真正領悟到它的奧妙。
這也是種古派他來夏州軍中的原因。只是因為擔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所以種古才沒有將种師道派到河東軍中。也因為同樣的原因,他不可能被派往振武軍第三軍,所以种師道只好成了神銳軍第三軍的一位營行軍參軍。
神銳軍第三軍的軍都指揮使慕容謙种師道一共只見過三次。
但慕容謙是一個無論你見過多少次,都不太可能留下多深印象的人。這樣的人如果出現在人群中,你很容易便將他忽略掉。他看起來沉默少言,缺少威嚴。這樣的人能成為神銳軍第三軍都指揮使,在不知內情的人看來,算是西軍中的一個奇蹟。然而种師道卻知道慕容謙的一些事蹟:他從軍已二十餘年,先後在王韶、蔡挺、高遵裕麾下任職,經歷大小數十仗,不僅從未輸過一次,甚至他本人從來沒有受達半點傷。他精通幾乎整個宋夏邊境大小蕃部的習俗與各種土語,西夏文字的熟練程度據說放到西夏足以當個學士什麼的。此外,據傳說,慕容謙至少與十個以上的蕃部首領是結拜兄弟……所以,慕容謙在種師道心中,也是一個學習的物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