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5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噫——!”嬴柱驚歎一聲恍然拍案,“好!昭襄王!一個昭字大出神韻也!”

“老臣還擬了八字號辭,以合異葬之數。”

“說!”

“威烈昭彰!天下為襄!”

嬴柱雙目大明慨然一躬到底:“綱成君奇才也!異葬鬱結,自此解矣!”

諡號交付公議,朝臣們異口同聲地拍案讚歎不絕,竟是了無異議,蔡澤才名一朝鵲起。太廟令太史令兩位老臣直是跌腳嗟嘆:“宗廟之說竟出雜學之士,未嘗聞也!我等荒謬顢頇,愧執學問公器矣!”原來,以太廟靈室排序,始祖居中,其後分“昭穆”之位兩列:二四六諸代父室在左(東),曰“昭”;三五七諸代子室在右(西),曰“穆”;秦王嬴稷為嬴氏嫡系傳承第二十八代,其宗廟奉祀之靈室正居左昭位,自然切合一個昭字。此等講究若由太廟令太史令等一班算國之臣提出,便是題中應有之意,任誰不會意外驚歎。然則由蔡澤這等經濟雜學之臣提出,便大大出乎朝野意料,誰卻能不讚嘆?

諡號詔書頒行朝野,昭襄王名號立即響徹秦國朝野,“威烈昭彰 天下為襄”的巨幅白幛便在一夜之間掛上了各郡縣城池與咸陽城頭,喚起了國人對這位威烈之王的種種思念。

第八章 風雨如晦繁難國葬學問騰挪(2)

第二件大事,是要在國葬詔書中對秦昭襄王異葬有個圓滿解說。

秦昭王惡死六月,在山東六國早已經是流言洶洶,哄哄然佔據主流的是趙國說法:老嬴稷殺戮山東庶民兩百餘萬,血腥太重,天罰惡死,秦國大衰!大梁人則咬著牙根幸災樂禍地嘲諷:當年我魏惠王死逢亙古大雪,秦人罵老魏王異葬天罰!哼哼,今日如何?老秦王才是真正地異葬天罰!僅僅是六國笑罵還則罷了,偏偏關中老秦人也暗地裡流傳一說:老秦王冤殺武安君白起,兩戰大敗於六國合縱,秦軍慘死三十餘萬,六月之死豈非報應?曾有駟車庶長憤然上書,請治關中流言者死罪!嬴柱卻是苦笑連連:“老王叔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此時治流言,秦國要不要了?”說罷看也不看便將一卷竹簡燒了。這次特詔蔡澤,新秦王專一叮囑了一句:“綱成君,此次本王詔書特意申明你兼署六府,非為蛇足,君自細加斟酌。”蔡澤當時便明白回覆:“老臣受命坐掌丞相府總攝百官,原不須申明兼署。我王之意,無非恐葬禮錯失而已,是故令臣兼署六府一統葬禮。老臣無他,惟能調得天下眾口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