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7-29 10:37:44
於是蘇武拭淚道:“少卿之心,武豈能不知?然你我或許還有再見之日,少卿不必傷懷。”
李陵明白蘇武的意思,如今漢匈之間關係已大為好轉,蘇武可回去,李陵當然也有可能回去,這事兒並不難辦。如今在漢朝執政的霍光、上官桀都是他倆的好朋友。
然而李陵卻悲哀的搖搖頭,狠狠灌了自己幾碗酒,遂酩酊大醉,持劍起舞,歌道:
徑萬里兮度沙漠,
為君將兮奮匈奴。
路窮絕兮矢刃摧,
士眾滅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這是一首楚辭風味的經典漢代悲歌,其情真,其意切,堪稱千古絕唱,看來李陵不僅軍事能力卓越,其文采亦不可小覷;小生不才,試將其翻成為現代詩,方便大家賞讀:
我遠行萬里
踏過居延
踏過茫茫大漠
為天子率兵奮擊匈奴
箭射完最後一支
路走到最後一步
終無奈
金戈鐵馬盡摧折
將士百戰成枯骨
我也身敗名裂
再回首
白髮老母
臨年被戮
嬌妻幼子
可憐物故
舊園夢魂
難收水覆
家破人亡
窮途末路
罪徒縱有萬般報國之心
哪裡還有歸宿?
歌畢,李陵椎心泣血,老淚闌干。蘇武亦陪之垂淚。此時的離別,沒有長亭古道,也沒有楊柳依依,只有塞外揚沙和無邊的蒼莽。這才是壯士的離別,情深義重,而又無半點矯揉造作。
按照古人的習慣,李陵唱,蘇武應和,但《漢書》記載至此,卻戛然而止,讓人不免悵惘。故後人所輯之《李陵集》中,便增加了二十餘首李陵蘇武送別詩,但有後世學者考證這些詩皆是偽作,應作於東漢末年,理由是西漢時中國不可能出現如此成熟的五言詩。不過也有學者認為西漢成帝時已有少量明確記載的成熟五言詩出現,所以李陵蘇武率先自創五言體詩,那也是極有可能的。這裡我們且選其中兩首作為蘇李之臨行贈別吧!詩雖可能作偽,其情則絕不能偽,即便是假冒,那假冒者也必是李蘇二人百年後的知音。大家且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