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12-5 16:37:35
《原來這才是春秋》第二部連載:31
——秦國的第一個外教:公孫枝
回到秦國,公子摯安排公孫枝住下,換了一身好衣服,洗個澡,然後帶他去見秦穆公。
公子摯首先彙報了此行的情況,說是晉獻公爽快答應親事,迎親時間都已經定好。然後說到人才引進,這個時候把公孫枝介紹給了穆公。
穆公非常高興,一來跟晉國要成親戚了,二來還請來了公孫枝這樣的人才,看上去就是人才。
三個人一邊喝酒,一邊聊了起來,主要是秦穆公和公子摯向公孫枝請教。公孫枝雖說是個破落貴族,但是義務教育沒拉下,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當下甩開腮幫子,一邊吃一邊說,主要介紹中原的禮儀、制度、人文等等,聽得穆公目瞪口呆,大長見識。
“看見沒有,我們簡直就是野蠻人啊。公孫先生,從今以後,你就負責秦國的教化了,從野蠻人變成文明人,就靠你了。”穆公太高興了,就像地下黨見到了組織上派來的人。
公子摯一看,這公孫枝還真有兩把刷子,當時一激動,然後一衝動,對穆公說:“主公,乾脆,我這庶長也別當了,公孫先生來就行了。”
“好啊。”穆公同意。
公孫枝很激動,也很感動,人家秦國人真是太厚道了,太好騙了,太什麼了。可是,公孫枝不衝動,他知道自己是什麼材料,在秦國他算人才,在晉國他什麼也不算。要管理秦國這樣的國家,他知道自己不行。
“不行,在下實在沒有這樣的能力,做個大夫輔佐公子摯,我就很滿足了。”公孫枝一再推辭,打死也不當庶長。
沒辦法,穆公任命公孫枝為上大夫,主要職責就是編制制度,教化人民。
秋收之後,到了冬天,迎親的日子到了。
按著規矩,秦國依舊派出公子摯前去晉國迎親。晉獻公也挺高興,把個女兒送出了門,總算給嫁出去了。
公子摯一路上唱著秦腔,高高興興把伯姬給帶回了雍城。雍城是哪裡?當時的秦國都城,在今天的陝西省鳳翔縣。
秦穆公高興啊,終於娶到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老婆了。高興到什麼程度?穆公決定把晉國來的陪嫁過來的東西都當庭開啟,給大家開開眼界。
“哇。”第一件陪嫁開啟的時候,大家都驚奇地叫了出來,什麼東西?史書上沒記載。隨著一聲聲的“哇”“哇”,陪嫁品都被打開了,大家都說好。
東西看完了,看看人吧。於是,除了新夫人之外,其餘晉國隨從人員都到朝廷點名,順便每人發給紀念品。
“張三。”“李四。”“王老五。”一邊點名,大家一邊看,就覺得晉國人看上去就有文化。
可是點著點著名,出問題了。
“百里奚。”
沒人答應。
“百里奚,百里奚來了沒有?”
還是沒人答應。
百里奚沒來,百里奚為什麼沒來?晉國的陪同官員說話了:“百里奚這個老頭在半路上跑了。”
“跑了,為什麼要跑?”穆公有點不高興了。
“這個,他不是晉國人,可能跑回家了吧。”
“不是晉國人?”穆公又不高興了,怎麼弄個外國人來冒充晉國人?
穆公正在不高興,公孫枝說話了。
“主公,他說的這個百里奚我知道,他是虞國的賢臣,晉國滅了虞國,把他也捉到了晉國,這次把他當成陪嫁的奴僕,他當然要跑了。”公孫枝知道百里奚,連忙解釋。
“賢臣?既然是賢臣,我們求賢若渴啊,把他弄來啊。”穆公聽了,反而高興了。說到這裡,穆公去看公子摯,公子摯幾乎哭出來:“唉,我怎麼這麼笨?有眼不識賢臣啊,那個老頭我在路上見過好幾次啊。”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的,你苦苦尋求卻尋不到的,也許就在你身邊。只有當你失去的時候,你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麼。
——拯救老頭百里奚
穆公很迫切,公子摯很懊惱,秦國人很倔強。
所以,穆公和公子摯決定一定要把百里奚找回來。
公子摯親自率人沿途去找,首先確定了百里奚逃走的地點,之後向南搜尋,一路上打探,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百里奚的下落打聽到了:他逃到了楚國的宛(在今天的河南南陽境內),被楚國人捉走,去放羊了。
公子摯回到雍城,把上述情報向穆公作了彙報。穆公緊急召見公孫枝,和公子摯一起,討論如何把百里奚給弄回來。基本上,我們把這項行動命名為“拯救老頭百里”。
三個人商量半天,也算是頭腦風暴了一次,最後提出了三個行動計劃。
A計劃:派小分隊潛入楚國,以武力的方式搶奪百里奚。這個計劃,類似於《拯救大兵雷恩》;
B計劃:派出使者,攜帶大量禮品,向楚國的宛大夫贖人。
C計劃:派公孫枝扮成流浪漢,進入楚國,設法被楚國人捉住,然後接近百里奚,帶領百里奚潛逃到秦國。這個計劃,類似《越獄》;
三個行動計劃提出來之後,三個人一一進行了可行性分析。
A計劃是公子摯提出來的,但是穆公和公孫枝都認為實際操作比較困難,尤其是秦國與東面的國家一向缺乏交流,很容易在路上就被發現。而一個潛在的危險是,一旦與楚國軍隊交手,很可能因此產生國際爭端,而楚國的實力強大,惹不起;
B計劃是穆公提出來的,主要想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可是公孫枝和公子摯認為不妥,特別是公子摯強烈反對:“主公,為了一個放羊的老奴,我們用禮物去贖,對方一定懷疑,到時候一調查,百里奚原來是個賢臣,那恐怕就直接被楚王請到楚國作大夫去了,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給人家作嫁衣?”
C計劃是公孫枝提出來的,他決定士為知己者死,寧可自己冒危險去拯救百里奚。可是,穆公和公子摯都強烈反對,公孫枝是好不容易弄來的人才,萬一這一去出點什麼差錯,那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三個行動計劃,一個也沒有透過。
怎麼辦?又一輪頭腦風暴之後,公孫枝突然有了一個辦法。
“這樣,我們乾脆就派邊境的小吏到宛去,就說百里奚是我們這裡逃走的奴隸,準備把他贖回來定罪。據我所知,在楚國,贖一個奴隸也就是五張羊皮。我們用五張羊皮去贖他,楚國人不會起懷疑,而且百里奚也老了,楚國人一定很高興還能把他賣出去。”公孫枝的主意省錢省力,還切實可行。
“好主意,好主意。”穆公和公子摯齊聲叫好,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