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10-15 11:44:01
——管跑跑逃生有術
隰朋密切關注著事態的進展,在得知施伯去見魯莊公之後,他就很緊張。果然,他發覺魯莊公要殺管仲,於是急忙求見魯莊公。
“管仲這個逆賊曾經箭射我國國君,險些致命。我國國君在我來魯國之前一再叮囑,一定要把管仲帶回去,由他親自殺掉,否則,他寧可不要公子糾的腦袋。” 隰朋的話軟中帶硬,連公子糾的腦袋都不要了,潛臺詞就是要開戰。
魯莊公想了想,他原本就懷疑管仲是虛有其名,既然如此,不如不殺他。
於是,魯莊公下令不要殺管仲,立即裝上囚車,送往齊國。為什麼這麼急?因為他不想齊國大軍總是在邊境上待著,那感覺很不爽。
隰朋決定自己留下來,幹什麼?陪魯莊公聊天,為什麼?防止施伯來勸魯莊公追殺管仲。他牢記著鮑叔牙的話,如果管仲有什麼不測,他也沒有機會回齊國了。
事實證明,隰朋的決定是正確的。
終於上路了,儘管坐在囚車裡不是很舒服,管仲的心情還是好了許多。出發之前從看管他計程車兵的議論中,他就已經察覺到,自己其實是很危險的。他知道施伯是個很智慧的人,一定會想辦法阻止自己活著回到齊國,只要沒有踏上齊國的領土,危險隨時存在。
押送囚車計程車兵們似乎沒有什麼積極性,別人急他們不急,管仲知道必須要讓他們加快速度。
對於逃命專家管跑跑來說,只要是逃命,總會有辦法。
“弟兄們,你們知道那個齊國姑娘的故事嗎?”管仲開始說話,說到姑娘,男人們都會感興趣。
段子開始了,管仲會很多段子,包括黃段子。
於是,路上開始出現笑聲,大家趕路覺得不那麼悶了,輕鬆起來,速度也就上來了。
可是,黃段子雖然好,終究有講完的時候,再說,管仲的嘴皮子開始發澀,都是自己在說,嗓子也受不了。怎麼辦?逃命專家還有辦法。
管仲的辦法是:讓大家的嘴皮子都動起來,讓他們說。
用現在的話說,管仲是一個詞作家,也是一個曲作家,如果放在現在,他在歌曲創作方面的地位大概是李宗盛級別的。
管仲現場編了一首歌,歌名《黃鵠》,歌詞是這樣的:黃鵠黃鵠,戢其翼,縶其足,不飛不鳴兮籠中伏。高天何跼兮,厚地何蹐!丁陽九兮逢百六。引頸長呼兮,繼之以哭!
黃鵠黃鵠,天生汝翼兮能飛,天生汝足兮能逐,遭此網羅兮誰與贖?一朝破樊而出兮,吾不知其升衢而漸陸。嗟彼弋人兮,徒旁觀而躑躅!
歌詞比較古老,各位同學就不用背了,具體解釋也免了,歌詞大意是管仲把自己比作被關在牢籠裡的黃鵠,空有一身本事卻不能發揮,不知破籠而出的時候是一飛沖天還是鬥志全失。這首歌曲,當你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時候或者受到挫折的時候可以演唱,但是不適用於炒股沒炒好的情況。
歌曲本身曲調慷慨悲涼,間或高亢,間或低沉,很容易上口。
沒用多久,士兵們都學會了,唱起來感覺很動聽,於是一路上唱,趕車趕得更帶勁了。
一天的路,半天走完。
天黑時候,管仲已經進了齊國地界,他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而此時,三乘魯軍戰車在魯國邊界停了下來,他們是奉命前來追殺管仲的,可惜他們慢了一步。隰朋與魯莊公的聊天成功地拖延了施伯勸說魯莊公追殺管仲的時間,魯莊公雖然最終接受了施伯的強烈建議,但是,一切都晚了。
從另一個角度說,一個新時代來臨的時候,魯莊公是沒有能力阻止的。
——朋友
鮑叔牙早已經在青州等待,等得他有些心焦。終於,魯國的囚車來了,兩顆腦袋和一個活人。鮑叔牙根本不關心兩顆腦袋是真是假,他只關心那一個活人是不是管仲。
“謝天謝地謝人啊。”看見管仲的時候,鮑叔牙感嘆。
囚車以最快的速度被開啟,鎖鐐以最快的速度被開啟。
“老仲,受苦了。”鮑叔牙親自把管仲扶了出來。
“叔牙,慚愧啊。”管仲說,說起來,還真是有些慚愧。
“慚愧什麼?一切不都在你當初的計劃之中麼?我們倆分頭把守,誰贏不是都一樣?”鮑叔牙說,以為管仲是因為輸給了自己而慚愧。
“不是因為這個,當初我們倆分頭把守,早已經料到會有這樣的結局。我之所以慚愧,是因為召忽盡忠而死,而我苟且偷生,只怕召忽地下有知,會笑話我。”管仲不是為結果慚愧,是為過程慚愧。
“成大事者,不恤小恥;立大功者,不拘小諒。老仲,你的才華,那是要為國家出力的,當然不能為一個人去死了。”鮑叔牙繼續開導。
其實,這些道理管仲豈能不懂?他比鮑叔牙更懂得多,否則怎麼總是當逃兵?問題是,道理雖然懂,到自己頭上,還是需要別人說出來,這樣就好像別人能理解自己了,有面子了,有臺階下了。
第二天,鮑叔牙下令大軍撤離魯國邊境,回到臨淄,先讓管仲住在自己的郊外別墅,自己去見齊桓公。
“主公,壞訊息和好訊息,先聽哪個?”鮑叔牙玩點懸念。
“壞的。”齊桓公挺緊張。
“壞的是你哥哥被人殺了。”鮑叔牙說。
“噢,這個訊息是挺壞。”齊桓公鬆了一口氣,這是什麼壞訊息?“那好訊息呢?”
“我把管仲給你帶回來了。”
“太好了,真是好訊息,我要親手宰了他。”齊桓公恨恨地說,這還真是個好訊息。
“可是,你不能殺他。”
“為什麼?我知道你們的交情很好,就為這個?”
“不是,是因為你能有今天,要感謝他。”
“為什麼?”
“我來告訴你,讓我來輔佐你,是他的主意;讓我們逃到國外避難,是他的主意;知道無知被殺後我們儘快趕回臨淄,那是我跟他做生意時學的;說服國高兩家的手法,那也是做生意的時候他教給我的。這麼說吧,沒有管仲,我們就沒有今天。”
“那,他射我一箭,就這麼算了?”
“主公,這麼說吧,管仲的才能,那是我遠遠不能相比的。如果主公就想把齊國治理好,大家安居樂業,咱不惹別人別人也不來惹咱,那現在這幫人馬就行;可是,如果主公想要稱霸天下,那非管仲不可。”
“是不是啊?”齊桓公有些不大相信,管仲能比自己的師傅還強?“好吧,先赦他不死。”
鮑叔牙很高興,能夠免掉管仲的死罪,他就已經很高興了。他知道,任何事情都要一步步來,太急了不行。
三天之後,齊桓公釋出命令,論功行賞,有的發財,有的升官。
國、高兩家功勞巨大,各自分得好田好地若干,其餘功臣,也都有封賞。
“老師,上卿一職就是您的了。”齊桓公要讓鮑叔牙當總理。
“不要,說實話,給我口飯吃我就很感激了。至於說到當上卿,不是我不想當,是我才能不夠,我的才能,也就是奉公守法,做個良民。”
“老師,您太謙虛。”
“不是我謙虛,是確實不行。夫治國安家者,內安百姓,外撫四夷,勳加於王室,澤佈於諸侯,國有泰山之安,君享無疆之福,功垂金石,名播千古。此帝臣王佐之任,臣何以堪之。”鮑叔牙說了一通,什麼意思?就是當總理的這個人要能夠讓上級高興,讓下級快樂,讓鄰居敬畏,讓外國鬼子害怕。這麼說吧,就像炒股票,沒有這個人你頂多是個大戶,有了這個人你就能坐莊了。
“那你說,誰行?”齊桓公來了興趣,遠大志向是每個人都有的。
“管仲。”
“好,既然老師三番五次說他行,叫他來,我跟他談談,看看他究竟怎麼樣。”
“不行,俗話說:非常之人,必待以非常之禮。你要請他,他就是上卿,你不能像呼喚個丫環一樣呼喚自己的上卿。你現在給他什麼禮節,也就看出今後給他多大的信任和權力。你要從內心裡把他當做父兄,當做老師,恭恭敬敬請他。這樣吧,主公從今天開始齋戒,三天之後是個好日子,主公親自去郊外迎接他。”鮑叔牙給齊桓公設計了這樣一個規格,比給一般諸侯國國君的規格還要高。
“好,師傅,我就聽你的。”齊桓公咬咬牙,認了。師傅這樣不遺餘力地推薦,此人一定有過人之處。
那時候齊桓公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做了一個多麼偉大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