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春秋那時候在這一點上是很仁義的,任何國家,對於落難來投的,都是張開雙臂歡迎,竭盡全力保護,似乎不保護你就不夠男人。基本上,你原來是貴族,到這裡還給你個貴族當。像公子馮逃到了鄭國,鄭莊公給了他一座小城安身。

殤公很想去把公子馮捉回來,可是又怕打不過鄭國。不僅怕打不過,還怕公子馮從鄭國借兵打回來。

所以,宋國比衛國還想打鄭國。

這事發生的時間不長,州籲還不知道,但是石厚知道。這時候推薦寧翊去,就是給他個立功發財的機會。由此可見,石厚作為一個朋友,還真是不錯。

寧翊去了宋國,把大致意思一說,宋殤公高興壞了,早就憋著要打鄭國把公子馮捉回來呢。

——五國聯軍

衛、宋、陳、蔡、魯五國聯軍進攻鄭國,一路秋毫無犯,直接殺到了滎陽。為什麼不佔領其他的城池呢?因為州籲和石厚根本就是做做樣子,從來沒想過真打。

大軍圍住鄭國東門,都不進攻。聯軍就是這樣,各懷鬼胎,都想躲在後面。雖然宋國是真想打,可是實力不行,也不敢單獨上。

按著宋殤公的想法,派人進去跟鄭莊公商量,把公子馮交出來就撤軍。可是鬱悶的是,鄭國軍隊根本就不出來,這邊派人去談判那邊也不讓,誰過去都是一通箭給射回來。

一連五天,毫無進展,衛國首先要撤軍了。

為什麼要撤軍?

“主公,差不多就回去吧。五天了,再不回去,日久就怕生變啊。”石厚對州籲說,州籲想想,是這麼回事,別再被人端了老窩。

當初鄭莊公就是算準了州籲剛剛篡位,不敢在外面呆太長時間。

衛國收兵,其餘四國也只得跟著撤軍。

衛國軍隊撤軍,一路上搶了些鄭國老百姓,又抓了幾個沒來得及跑的。回到衛國,號稱大敗鄭國,打得鄭莊公不敢出門。

可是,衛國人似乎還是不服州籲。怎麼辦?州籲繼續煩惱。

這個時候,石厚又出主意了。主意是個好主意,可是也是一個送命的主意。

做好人容易還是做壞人容易?答案是都不容易。

不論做好人還是做壞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得徹底,否則一定不得好死。

州籲是一個壞人,可是他還總想著要讓老百姓認為他是個好人,總想著名正言順,那就錯了。

所以,當壞人就要徹底地當壞人,不能當了壞人害怕別人說自己是壞人,幹了壞事害怕別人說自己在幹壞事。

當壞人要理直氣壯地當,從心眼裡就不認為自己是壞人。就像當小偷的,你要是認為自己是在偷別人的,那你一定被捉住,打個半死。

你要從心裡認為那就是你的,不過暫時放在別人的包裡,你拿回來是正當的。只有這樣,你才能偷出水平,偷出境界,從而積累財富,最終成為一個令人尊重的紳士。

——石老爺子的壞主意

石厚的主意是什麼?

“主公,要說別人沒辦法,那也就沒辦法了。我家老爺子一定有主意,不妨去叫他來。我去叫還不行,老爺子都不認我這個兒子了,就得主公派人去請才行。”石厚的主意就是這個。說起來,石厚是很敬佩老爺子的,知道老爺子比自己高,可是奇怪的是,明明知道老爺子是對的,在跟隨州籲這件事上偏偏就不聽老爺子的。

州籲一聽,有理啊,石厚都這麼聰明瞭,他爹那不是更厲害?也甭派人去請了,我上門請教吧。

禮賢下士,沒有架子。你說說,這州籲有多少優點?

州籲帶著石厚親自上門去向石蠟請教,石蠟看見州籲上門,沒辦法,只得客客氣氣接待。緊接著,州籲請教怎樣才能讓老百姓服氣,於是《左傳》有了如下對話。

“王覲為可。”

“何以得覲。”

“陳桓公方有寵於王,陳衛方睦,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

簡單說吧,石蠟建議州籲朝覲周王,然後由周王親自任命他為衛公,那就名正言順了。可是州籲擔心周王不給面子,石蠟就建議他先去拜會陳桓公,因為陳桓公跟周王關係好,可以替他說說好話,那就沒問題了。

這是個好主意嗎?這是一個聽上去挺好,實際上很不好的主意。

首先,無數血的教訓證明,暴力奪得的江山,首先要用暴力來維持,所以不用急著去見什麼周王;其次,剛剛篡黨奪權,江山還不穩固,不要到處亂跑,很危險;第三,陳國跟衛國確實是親戚,誰啊?被州籲殺了的衛桓公的媽是陳桓公的妹妹,陳桓公是衛桓公的舅舅。這麼個親戚,你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可是,這麼明顯的道理,州籲和石厚愣沒有看出來,一方面是向善心切,另一方面,州籲也沒想到,自己這麼禮賢下士竟然沒有感動石蠟。

其實,石厚是有些懷疑的,可是想想虎毒還不食子呢,爹總不會害自己兒子吧?

總之,君臣二人得了良計,高高興興走了。

——送貨上門

三天之後,州籲和石厚收拾了些金銀財寶,帶了百十個人,前往陳國,拜會陳桓公。

他們不知道,在他們出發的前一天,石蠟已經派人去了陳國,給陳桓公送了一封雞毛信。雞毛信上說什麼?

石蠟在雞毛信裡說,州籲以暴力手段篡黨奪權,惡毒殺害您的外甥,霸佔您的妹妹,罪該萬死。如今我騙他們去陳國,請您將他當場抓獲,就地正法,為您外甥報仇,為衛國人民除害,此致敬禮。

陳桓公看了信,拿不定主意,急忙召集大臣們開會。當時也是意見分歧,一派認為這是個機會,反正也不費勁,就是殺幾個人而已;另一派認為這屬於粗暴干涉別國內政,何況別人是來拜會你,你殺人家在情理上說不過去。

最終,陳桓公一拍大腿:“就這麼著了,上回忽悠我們打鄭國,帶頭去的是他,帶頭跑的也是他,不地道,殺。”

就這麼著,陳國準備好了刀斧手,單等州籲來到。

州籲一行人唱著衛國小調來到了陳國,陳桓公令人接著,一直帶到了朝廷。兩國君主熱情寒暄,之後州籲開始獻禮。

這一箱是金子,這一箱是銀子,這一箱是珠寶,這一箱是鹿皮,等到禮物獻完了,陳桓公問:“沒有了?”州籲說:“沒有了。”

“那抓起來吧。”陳桓公下令。

“哎哎哎。”州籲瞠目結舌,合著自己是來送錢找死的。

總的來說,作為一個政治家,州籲還是嫩了點,不成熟。

——大義滅親

抽個空子,說一說陳國的由來。

媯閼父是舜的後代,在周武王那裡做負責陶器的官員。周武王滅商後,把大女兒嫁給了閼父的兒子媯滿,之後把女婿封在了太昊之墟陳(今河南淮陽),建立了陳國,侯爵。媯滿諡號陳胡公,是陳姓、胡姓、田姓和袁姓的祖先。

大概是因為國家不大而且不是周朝宗室,陳國一向比較低調,行事謹慎。到了陳桓公,保持了政策水平比較高的傳統。

雖然捉了州籲,陳桓公可不想在自己這裡下手,更不想自己下手,還是怕別人說他粗暴干涉別國內政。怎麼辦?陳桓公派人去衛國,讓衛國自己來人把州籲弄回去。

衛國這邊,陳國使臣來到,石蠟召集公卿們開會討論。基本上,主要內容是以下幾點。

第一,不能把州籲弄回來處死,萬一弄回來,州籲的餘黨可能會乘機鬧事;

第二,派誰去執行死刑?右宰醜主動請纓,就他了。

事情到這裡,人們開始考慮一個棘手的問題:石厚該怎麼處置?石厚是州籲的狗頭軍師,首要幫兇,按理就該一同處斬,可是,他是石蠟的兒子。

“石厚這孩子,我是看著他長大的,老實巴交,人也聰明。年輕人嘛,誰能不犯錯誤,改了就好。我看,就放過他吧。”一個大夫開口說話,要給石蠟面子,放過石厚。

有人開頭,其餘的人都來附和,大概也就說些石厚本來是三好學生,都是被州籲帶壞了,只要好好教育,還能成為有用的人才這一類屁話。

“大家都別說了,石厚是個什麼人我最清楚,州籲乾的壞事都是他出的主意,他比州籲還該死。各位,你們要是不肯殺他,老夫自己去。”石蠟不幹了,非要殺石厚。

這下大家不說話了,誰願意去殺石厚?這時候殺了,說不準什麼時候石蠟後悔了,不是得罪人?

最終,衛國派了兩個人,右宰醜負責殺州籲,石蠟的家臣獳羊肩負責殺石厚。

在哪裡殺呢?陳衛兩國商量,乾脆就在兩國交界的地方動手吧。

“說吧,還有什麼遺言?” 右宰醜問州籲。

“糊塗啊,被小人暗算了。從前只知道組織靠不住,沒想到朋友也靠不住。”州籲仰天長嘆。

“你呢?”獳羊肩問石厚。

“唉,不是朋友靠不住,是親爹都靠不住了。”石厚搖頭嘆氣,十分沮喪。

《左傳》評說:“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表彰石蠟為了正義,將自己的兒子殺死了。

大義滅親就是這麼來的。

但是,大義滅親就是正確的嗎?不一定,看看後面的故事就知道了。

九.衛國:夠淫蕩

《詩經·邶風·新臺》:

新臺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