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3-27 14:11:31

《亂盜之關中十八大盜備忘錄和補記》

為什麼我要寫這麼這麼多盜賊?且看盜亦有道的歷史定義。

盜亦有道——莊子

出自《莊子•胠篋》。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盜蹠後來成為古書中強盜土匪的代名詞,平常講的“盜亦有道”就來自這裡。這段話的大意是,強盜問他的頭領,盜賊這個行業也有它的道理嗎?頭領說,怎麼會沒有呢?天下的事情,哪裡會沒有道的呢?強盜這一行不僅有自己的道理,而且其中還有學問呢!首先要“妄意”,就是估計某處有多少財寶,只有估計得正確才算高明——聖也。其次,在偷竊時,自己要第一個進去,冒第一個險,這算大勇氣——勇也。再次,偷竊結束後,要最後一個撤退出來,承擔最後一分危險,這是義氣——義也。再次,確定那裡該去不該去,什麼時候去最有把握,知道什麼可以戰勝什麼不可以戰勝,判斷正確了才不會有危險,這是盜竊中的智慧——智也。最後,竊的財物,應分配平均,這是盜行中的仁義——仁也。不具備這五種素質而成為大盜是不可能的。

盜蹠這一套說教,和儒家宣揚的“聖人之道”如出一轍,由此諷刺了儒家的虛偽。看來“聖人之道”如果用來教育君子,君子就能被培養成聖人;如果被壞人利用,壞人就能成為大盜。可是天下聖人少而大盜多,可見“聖人之道”給天下帶來的利益少,帶來的禍患多。所以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只有打擊虛偽的“聖人之道”,讓人民一切順乎自然,天下才能太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