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3-26 11:36:04
事實上,孫中山在回國前,就曾經找過美國、英國、日本等列強商洽借款事宜,但洋大人們都是些精於算計的商人,他們並不相信孫中山具備控制局勢的資質和能力,因而都對其借款要求加以婉拒,害得孫中山回國後在有記者問他帶回了多少鉅款時,只好以“革命精神”相搪塞。
革命精神固然是個好東西,但畢竟不能當飯吃,更不能生出錢來。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當時聚集在南京準備發動北伐的各路民軍有二十多萬人,可是臨時政府沒有錢給他們發軍餉,這就非但不能北伐,反倒連吃飯都成問題。北洋軍那邊也好不到哪裡去,隆裕太后的內孥都給袁世凱連逼帶騙的給弄了出來,可見當時財政之窘狀。
洋大人們之所以樂意借給中國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借款乃一本萬利的好生意。拿庚子賠款來說,《辛丑條約》中規定不過四點五億兩,但清廷為了支付這筆賠款,卻落下了近十個億的債務,這利滾利的,可都是洋大人的鉅額利潤啊。當然,有人會說,萬一這清廷破產或者倒臺後,難道洋人就不擔心他們的債務無人負責麼?這種情況的確是偶有發生,但一般來說,新政府大都會承認之前的外債繼續有效,何況當時洋人一般都會以鹽稅、海關稅等做抵押呢。
由此,等到袁世凱當上了民國的臨時大總統,洋大人們便組成了一個四國銀行團(即英國的匯豐銀行、法國的法蘭西銀行、德國的德華銀行及美國銀行),他們主動找上門來,表示可以借給鉅款(利息當然不是小數字),但要求給予他們優先權。袁世凱正愁沒錢辦事,這送上門來的豈有拒絕之理,於是便欣然同意,並要求四國銀行團先墊付四十萬英鎊。四國銀行團財大氣粗,四十萬英鎊當然不在話下,次日便予以交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