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關戰役結束後,紅軍撤退到了天全、蘆山、寶興和名山的蒙山、蓮花山、四包山一帶駐防,以鞏固天全、蘆山、寶興、丹巴、懋功等地區為中心任務,在這一帶與敵相持。該地區人口稀少,經濟落後,紅軍在兵員、糧食、被服等方面都發生困難。紅軍經常以野菜、土豆充飢,以棕櫚製成衣服來抵禦高原隆冬的嚴寒。有不少人因飢餓、疾病而犧牲。同時,天全、蘆山、寶興、丹巴、懋功等地區多為藏族聚居區,由於歷代反動政府的長期大漢族主義統治,民族隔閡甚深,再加藏族上層反動分子對藏民的欺騙恫嚇,都使紅軍在此開展群眾工作遇到極大困難,紅軍難以在此建立根據地。
第十一章滇川迷茫,崖暖鐵索寒(10)
根據重慶行營的命令,薛嶽反攻紅軍的計劃分兩期:首先在年底以前解名山、雅安之圍,打通川西滎經、雅安、漢源一線交通;然後在1936年1月,實施第二期反攻計劃,收復天全、蘆山、寶興地區,將紅軍主力逼到雪山以北。
一場惡戰由此展開。
12月中旬,薛嶽命吳、周兩縱隊相互配合,向滎經的紅軍發起攻擊,並讓在遵義之役吃敗仗的五十九師師長韓漢英立功贖罪,打先鋒。
當時大雪瀰漫,韓師兩個主力團經兩晝一夜的戰鬥,在付出傷亡200多人的慘重代價後,於12月24日首先佔領滎雅線上的觀音鋪附近據點。紅軍打得很頑強,薛嶽見久攻不下,將預備隊九十二師加入戰鬥,方攻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