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8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高宗趙構感激張浚,復辟後自然對他另眼相待,問以天下大計。張浚表示:“中興大宋,當自關、陝開始,臣恐金人首先入陝,繼之窺蜀,其地一失,東南再難保全。”

於是,高宗趙構以張浚為川陝宣撫處置使,在秦州(今甘肅天水)置幕府,遣韓世忠鎮淮東,呂頤浩鎮武昌,以為聲援。不久,又派大將張俊(此張俊為武將,不要與張浚搞混)、劉光世“與秦州相首尾”,相互呼應。

同年十一月,張浚在光元治兵,以圖中原。

張浚,字德遠,漢州錦竹人,為唐朝名相張九齡之弟張九臬之後,進士出身。靖康年間,張浚官為太常簿一類的禮部小官。高宗趙構即位訊息傳來,張浚即從汴京逃出,被急缺人才的高宗擢為中侍御史。所以,此張浚與彼張俊不同,是徹頭徹尾的文臣。

雖為文臣,張浚行事絲毫不手軟。臨行前,身為御營平寇將軍的範瓊擁兵自豫章趕至杭州,悖傲無禮。別人沒敢說話,張浚上表,抗疏範瓊“大逆不道”。這位範瓊,先前幹了不少壞事,靖康城破,金人逼脅君、後、太子、宗室北行,這範瓊幫忙不少。日後,他常常縱兵乘勢剽掠,確屬有奶就是孃的兇暴跋扈之將。

高宗君臣一直沒騰出手來收拾他,以其手中有兵又多“平賊”的戰功。至此,張浚疏上,高宗趙構終於下決心,把範瓊收捕,大棒擊死。

當然,張浚也愛大言,陛辭之日,他對高宗趙構講:“為臣我前驅清道,專等陛下即刻回駕中原。”並相約與高宗在汴京上元節時舉行酒會,君臣共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