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6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此次他心中有底,因為他兒子王雱居於汴京,總愛往大臣韓維家竄門。韓維向王雱轉達宋神宗求賢若渴之意,王雱又轉父王安石,老王這才“有備而來”。

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夏,宋神宗終於見到了他慕名已久的王大才子。

君臣一見面,宋神宗就向王安石請教“為治所先”,即施行的大原則。王安石回稟:“擇術為先。”宋神宗點頭。又問:“唐太宗怎麼樣?”王安石又答:“聖上您當以堯舜那樣的古代聖君為榜樣,幹嘛要當唐太宗。”

幾句話下來,宋神宗非常滿意。然後,君臣二人又就“小人”、“君子”相互研討了半天,氣味相投,相談甚愜。

當年歲末,諸臣廷議,王安石發表自己見解:“國用不足的原因,是朝廷未得善於理財的人才!”

與王安石私交不錯的大臣司馬光駁斥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財貨百物,不在民,則在官,如憑空增設法規奪利於民,其害甚於加賦重斂。”

於是,兩人在廷上爭執不已,“變法派”與“保守派”之爭,已見端倪。

轉年開春(公元1069年),宋神宗以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副宰相)。為了使自己的主張暢行無阻,老謀深算的王安石建議宋神宗新設一個“制置三司條例司”,這一

新機構設定後,施行新法的大權皆掌於己手。

王安石推薦一直力贊己議的泉州人呂惠卿為助手。同時,章惇、曾布等人也大受重用。這三個人,事後證明,沒一個是善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