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5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剛剛想扭頭和左右人等誇耀自己的戰功,吐蕃人埋伏的勁弩和弓箭一時齊發,有幾支大箭“嗖嗖”而來,把李繼遷身體幾處洞穿。党項軍大敗,奔還靈州。

半路,李繼遷傷重而死,時年42歲。滿打滿算,這位爺在西北折騰了22年,終於為子孫掙得了日後發家立國的本錢。

李繼遷死,其子李德明得立,時年23歲。

李德明小名叫阿移,其母為野利氏。李德明初立,心中無底,屬下又有一些部落頭人投奔宋朝,見勢不妙,李德明派人奉表“歸順”。由於當時宋朝與遼國的戰事吃緊,就積極同西夏講和。

李繼遷臨死前,特別囑託兒子一定要與宋朝講和,“一表不聽則再請,雖累百表,不得請,勿止也。”李繼遷很有政治頭腦,雖然恃功冒險受重傷,他對當時的“國際形勢”還是心中有數。

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宋朝封李德明為西平王,行夏州刺史,並授檢校太師兼侍中的榮銜,賜金銀絹茶一大批。同時,詔令李德明遣子弟入傳(即送直系親屬入汴京當人質)。此令,遭到李德明“婉拒”,但他仍派人上獻御馬二十五匹以及一批良馬、橐駝之類的土產。

李德明同時也向遼國示好,被遼朝封為“大夏國王”。他兩邊買好,得受雙份厚賜。

腳踏宋、遼兩隻船,西夏更加進退自如。

當時,宋將曹瑋上表宋真宗,認為應該趁李繼遷剛死、其子李德明新立之時,出奇制勝,傾大兵而進襲,一舉搗毀西夏老巢。但是,宋朝君臣當時注意力皆在抵禦遼國的軍事進攻上,不想兩個戰場同時打仗,沒有聽從曹瑋的建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