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4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仔細推敲陳橋兵變,其實很好破解其中秘密:其一,出京大軍忽然返回,趙匡胤好哥們、時任殿前指揮使的石守信大開城門,眾人順利入城。如果真是沒有預謀的“事起倉猝”,不會有哪個將軍這麼大膽,不顧九族性命開城納“叛軍”;其二,後周朝中大臣範質等人被挾迫拜見“新天子”,趙匡胤還指天劃地表示自己“冤大頭”,周世宗昔日的得力文臣陶谷卻能即時從袖中拿出早就寫好的“禪位詔”,語意清晰,文采斑斕,沒有軍頭們事先許諾給美官做,陶學士不會這麼從容不迫。

當然,畢竟後來兩宋帝君待人不薄,後世才沒怎麼拿此事鋪陳做文章。其實,老趙這一陰險毒招,比當年曹孟德要黑得多。

由於趙匡胤在後周曾任歸德軍節度使,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因而定國號為“宋”。

後周恭帝被宋朝改封為“鄭王”。13年後,柴宗訓20歲出頭,即“發病”而死,估計是被宋室暗害。趙匡胤又演一出,“聞之震慟”,諡曰“恭皇帝”,把小夥兒葬在其父陵側。周世宗有7個兒子,除老大、老二、老三被後漢隱帝殺掉,老六柴熙謹已在宋初不明不白死掉,老五柴熙晦、老七柴熙讓皆“不知其所終”,估計也都被趙宋派人弄死。直到宋仁宗嘉祐四年,才下詔有司取閱柴氏譜系,“於諸房中推最長一人,令歲時奉(後)周祀。”所以,一般人皆為《水滸傳》或其他民間演義所誤導,以為柴進是後周皇帝的嫡系子孫,還一直獲封“一字並肩王”什麼的,其實柴榮並無直系後代得活世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