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藝術方面,由於宋朝諸帝皆留意文翰,貴族士大夫亦步亦趨,繪畫、書法方面人才濟濟,甚至徽宗皇帝本人就是一個真正的大畫家、大書法家(北宋連銅錢上的鑄字原體也由皇帝親自書寫)。拋開細膩華貴的“院體畫家”不講,蘇軾、米芾、米友仁、李公麟等人所崇尚的“士大夫畫”,使豪爽、性靈的“尚意”審美意境貫穿以後數個朝代,長盛不衰。在這種藝術風氣影響下,宋代在制瓷、建築、雕塑、舞蹈、工藝美術等多個領域,皆達至登峰造極的地步。對此,陳寅恪不無感慨:“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變,造極於趙宋之世。”

科技方面,國人一向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其中竟有三項皆肇自宋代: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培根在《新工具書》中這樣寫道:“這三種東西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與這三種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能產生更大的力量影響。”自然,在農業、數學、天文、航海、地理、醫學等方面的發明和創造,宋代先人更是不遑多讓,一部《夢溪筆談》,不經意間已記述了數項獨佔鰲頭的“新科技”。

政治方面,宋太祖進一步以皇權為中心加強中央統治集權,巧妙地分散宰相之權。而後,宋朝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科舉考試、官員銓選以及監察制度,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政治體制最開明的時代。因此,南北兩宋三百多年,先前與其後各個王朝屢見不鮮的女禍、宦禍、外戚之禍、藩鎮之禍、權臣篡逆之禍、流賊覆國之禍,在宋代基本杜絕。即使在皇權至上的年代,宋帝也承認天下“道理最大”,而並非口口聲聲“朕即國家”。外朝官員能夠以“祖宗家法”的名義限制皇權,大體可按規矩依程式辦事。宰相可把皇帝的“御批”攢至數十封一併退還不辦(杜衍與宋孝宗),最終,皇帝不僅不惱,反誇獎對方“卿等如此守法極好”。這種君臣溫情,在漢唐明清那些所謂的大一統、大有為君王的統治期間是全然看不見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