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7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愧恥成疾,李光弼一病不起。身邊將吏向彌留中的大將軍問以身後事,李光弼感嘆道:“我一直為朝廷效命軍前,家有老母不能奉養,未盡孝子之職,還有什麼可說呢!”只是下令把自己獲賜的金帛分給帳下諸將。

很快,李光弼病死營中,年五十七歲。唐廷予以國葬之禮,諡武穆。

後世史家對李光弼評價甚高,認為他完全可以與孫臏、吳起、白起、韓信這樣的古代良將相比肩,且品德方面,更勝一籌。殊不料,李大將軍晚年為太監所謀,困於口舌,不能自明,千方百計想保全性命,最終令自己處於更加危險的境地。驚懼成疾,竟以憂死,正是“工於料人而拙於謀己”,令後人嘆惋。

古人諡法也非常有講究。李光弼被諡為武穆,武者,剛強直理、克定禍亂;穆者通繆,佈德執義、中情見貌。然而,穆還有另一種諡法:武功未成曰穆。宋代岳飛,後來也被追諡為武穆。

完名高節 福祿壽全——中興大將之郭子儀

郭子儀,華州鄭縣人。其父郭敬之曾做過唐朝五個地方的剌史,也算是世家子弟。郭子儀儀表堂堂,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他為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如果沒有“安史之亂”,估計郭子儀會像許多邊鎮中高階官員一樣,庸庸無為,度過富貴而乏味的一生。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當時郭子儀被任命為朔方節度使,以本軍出兵單于府(今內蒙古和林格爾)。他出奇兵從山西插入,攻陷河東地區的戰略重地靜邊軍城(今山西右北衛鎮),斬殺胡兵七千多,是“安史之亂”後唐朝首次大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