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7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可惜可嘆,老將軍死晚了,拜倒於安祿山座下,一世英名,皆為流水。他為唐朝出生入死大半輩子,晚節不保,向賊屈膝,史官蓋棺論定八個字:“醜哉舒翰,不能死王!”

回想一下,公元742年,即唐玄宗天寶元年,唐朝設十節度使(十大軍區),其中九大節度使都是處於西北邊疆,只有河東一鎮治所在較處內地的太原。唐玄宗中後期,由於郭虔瓘、郭知遠、王君廊、張守珪、王忠嗣、牛仙客等能將良臣的經營,吐蕃、突騎施、奚、契丹等異族遭受沉重打擊,已無能力進攻唐境,遠遠窺伺而已,唐朝只要稍於邊塞築堅城待守即可。

偏偏玄宗晚年好安樂,以為只要邊鎮不亂,即可高枕無憂。他哪裡知道,節度使在外,重兵在握,有專征之權,兵之強弱多寡,將領之忠奸精英,朝廷一無所知。同時,安祿山等人又收買人心,以蕃將全代漢將,將士只知主帥的恩威,根本不知朝廷的存在。

唐玄宗晚期已承平多年,內地又無重兵防守,外強中乾,重用文臣(又多是李林甫、楊國忠此等奸邪自私之人),因此,塞外精銳之師一反,內地全是疲弱烏合之眾,倉猝迎戰,交兵即潰。封常清、高仙芝等人再能戰鬥衝鋒,對唐朝生有八顆忠心,再捨生忘死,也不過一身兩臂,不能呼風喚雨,沒有導彈核武器,冷兵器時代,只能眼看著盛唐的大廈轟然中塌,無可奈何!哥舒翰雖有軍事才幹,但其度量隘淺,不恤軍士,老病昏庸,加上楊國忠攛掇唐玄宗再三催命出潼關迎敵,敗亡之勢,根本就不可扭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