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7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歸根覓源,玄宗時期的邊鎮大將之所以能擁如此大的權力,大部分也應歸咎於權相李林甫。玄宗開元年間,由於張嘉貞、王、張說、蕭蒿、杜暹都是以節度使的身份入知政事,即由將入相,漸成定例。“口蜜腹劍”的李林甫掌權後,為了避免類似的“威脅”再發生,杜絕“隱患”,他向玄宗上奏說:“文士為將,怯當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戰而勇,寒人亦無黨援。”並假意讓出自己領任的朔方節度使給蕃將安思順(安祿山之族弟)。

玄宗對此大加讚賞,覺得其言很有道理。諭旨發下,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等武人皆專制一方,權重位高。窮李林甫本心,其實非常簡單:這些武將“不識文字”,更不是進士出身或有什麼高閥貴族的血源,沒有任何機會被招進朝中頂替他的相位,由此可以保證自己一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高枕無憂地當一輩子宰相。

李林甫也不是平常人,他的曾祖李叔良是高祖李淵的堂弟。李林甫年輕時就慧黠多藝,善於音律,乘間巴結上玄宗的寵妃武惠妃,並攛掇玄宗廢殺太子李瑛等三個親兒,權傾一時。殘暴專橫如安祿山,內心深處,對李林甫也十分懼怕。他時時派遣線人去京都打探訊息。如果哪次聽說李林甫對自己稍有微詞,就會嚇得這個胡人大胖子數九隆冬也一身大汗,躺在胡床上嚷嚷“我要死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