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且說帝舜巡守照例是先到東嶽的,所以徑向東行。經過話馮山、王屋山、濩澤、姚墟等地,都是從前桑梓釣遊之所。緬想當年,匆匆已數十載;從前如此之艱苦,今日已如此之安樂,不禁感慨系之。到了泰山之後,東方諸侯畢集,帝舜率領了舉行柴望大典。在柴望的時候,奏起《簫韶》之樂給諸侯觀看,使他們知道帝德之盛。

朝覲禮畢,帝舜吩咐東方兩伯各貢獻東方之地所有的樂。

那時第一個伯是八伯之長,號稱陽伯,就將樂貢上來。樂正夔細細審定,知道他的舞是“侏離”,他的歌聲比餘謠,名叫皙陽。第二個是儀伯,又將樂貢上來。樂正夔細加審定,知道他的舞是“鼚哉”,他的歌聲可比大謠,名叫南陽。看官要知道帝舜為什麼要兩伯貢樂、叫樂正夔去審定呢?原來古時候看得樂是很重要,審聲可以知樂,審樂可以知政,一切民風民俗的美惡厚薄從樂上都可以看得出,這就是貢樂的理由。

且說兩伯之樂貢過之後,諸侯無事,逐漸散去。帝舜偶然記起他的老友石戶之農,遂屏去與從,獨與伯夷步行往訪。路徑一切帝舜是熟悉的,不用尋訪。到得石洞口,只見風景依然,不過旁邊另添了兩間茅屋,屋中有些婦女在那裡操作,想來是他的鄰人。

那石戶農的妻子正在洞外向著太陽縫紉。帝舜雖則有三十多年不見,她的身材規模尚有一點認識,知道不誤,遂上前躬身行禮道:“老嫂,多年不見,石戶兄此刻在何處?”那石戶農的妻子向帝舜仔細看了一看,才起身還一個禮,說道:“客官貴姓,我不認識你。”帝舜道:“某就是虞仲華,老嫂不認識了嗎?”石戶農的妻子說道:“虞仲華先生,從前是有一個的,常來舍間談談,不過那是個農夫,和客官的裝束不大相同,不知道就是那個虞仲華,還是另外又有一個虞仲華?”說到此處,回頭向洞中叫道:“兒呀,出來。”說聲未了,只見洞中跑出一個赤足短衣的少年來,手中還拿著炊具,年紀在三十左右,眉目很是清秀。石戶農的妻就向他說道:“這個客官就是尋你父親的,不知道有沒有弄錯,你領他到父親田裡去認一認吧。”那少年躬身答應,將炊具遞與母親,一面說道:“既然如此,請母親進去,照顧炊爨,兒去去就來。”那石戶農妻放下縫紉,接了炊具,人洞而去。那少年才轉身向帝舜、伯夷二人行一個禮,說道:“家父在田間工作,二位請隨某來。”說完,自向前行。帝舜等在後跟著,一面走,一面和他攀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