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孝養國君聽了這番議論,傾倒之至,連說:“不錯,不錯!”當下又閒談了一會,帝舜看見他的服飾與中華不同,又細問他,才知道他們人民都是織茅為衣的。過了幾日,孝養國君告辭歸去,帝舜重加贈賜。又因為他執禮甚恭,處處謙讓,又特別封他為孝讓之國。那國君拜謝而去,按下不提。

且說一日,帝舜視朝,大司徒奏道:“臣聞古之王者,功成作樂,所以歷代以來都有樂的。現在帝應該飭令樂正作樂,以符舊例。”帝舜道:“作樂所以告成功於天,現在朕即位未幾,何功可告?以先帝之聖,直到七十七歲方作《大章》之樂,朕此刻就作樂,未免太早呢。”大司徒道:“帝的功德不從即位以後起,從前攝位三十載,治平水土,功績早已著明瞭。況且現在南潯之國、孝養之國都不遠萬里而來,可見帝德廣被,是前代所少見的,如此還不算功成,怎樣才算成功呢?先帝因洪水未平,所以作樂遲遲,似乎不能拿來做比例。”

帝舜聽了,還未答應,禁不得大司空、秩宗等一齊進勸。

帝舜不得不答應了,就叫夔去籌備。大家商量道:“帝德蕩蕩,帝功巍巍,非多選幾個精於音樂之人互相研究恐不足以勝任。”帝舜道:“可以不必,一個夔已足夠了。”大家再三申請,夔亦這樣說,帝舜不得已,遂叫伯禹總司其事。但是禹是個聞樂不聽之人,怎樣能知音樂呢?不過掛名而已。後世有“禹與《九招》之樂以致異物鳳凰來翔”的話,正是為禹曾經掛過這個名義之故,閒話不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