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7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於是帝堯與太尉舜等又籌劃巡守之事。帝堯年老不勝登涉,由舜代行。議決以明年二月,到東嶽泰山。五月,到南嶽霍山。八月,到西嶽華山。十一月,到北嶽恆山,周流一轉。

文命以治水總促不暇久留,住了兩日,就打算陛辭出都。先與太尉舜商議道:“某此番出去,先治揚州,再治荊州,驩兜、三苗盤據蠻荊一帶,歷年甚久。他的那種政治,滅棄禮法,暴虐百姓,兼蓄不臣之心,萬一某到那邊去,他竟公然反抗起來,可否即行討伐?”

太尉舜道:“當然討伐。汝如果平定三苗之後,以治水甚忙,無暇審訊叛人,我就奏帝,請派皋陶和汝同去。三苗之民漸染邪說已久,澄治肅清,頗非易事,然亦不可不使他們有個警戒,你以為何如?”文命極以為然。於是太尉舜果然奏知帝堯,就派皋陶和文命同去。即日陛辭出都,渡過大河,到了轘轅,會齊了大隊,一路向揚州而來。伯益和皋陶父子兩個闊別已久,忽得同在一起,晨夕暢聚,其樂可知。

一日,走到塗山,文命依舊過門不入,僅僅叫大章帶信給女嬌,說道:“我歷年在外,久荒祭祀。現在既已有子,希望夫人帶了啟回石紐村一行。糞除祖廟,竭誠祭祀,以彌我之過。”就叫大章陪著同行,因為他是向來熟識的。大章奉令,遂與女嬌抱了啟同往石紐村,不提。

且說文命離了塗山,不日已到揚州境界,就是大江入海之口。那北江與東江,相去足足有幾百裡,兩江之間,就是中江,四面淵渚湧現,已將中間抱成一個大澤。那中江就由這個大澤中直穿到海里去。因為口門甚廣,海水澎湃,江湖洶湧,兩者互相進退,那大澤中之水就震盪而不定。因此淵渚上的居民,苦於水患,就將這個大澤取名叫震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