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從“價值概念是生成的東西”這一立場來看,嚴密地說 “價值形態”的術語-“相對的價值形態”和“等價形態”也這樣-不是適當的術語。應該說“關於價值的萌芽形態生成到價值的過程的議論”。但是在這本論文裡,我們使用從來的術語。請原諒。
[⑤]宇野弘藏.經濟原理[M].巖波書店,1972,22-23.
[⑥]田中史郎《商品和貨幣的邏輯》 (白順公司,1991)已經指出了這樣的宇野的不徹底性。從田中先生的觀點來看,在宇野的“價值形態論”裡,“好像以表現作為同質性的價值為目的的邏輯”和“表示商品所有者的交換要求之意思”混在一起。而田中先生說後者正是宇野的思想發展的結果。我們認為這是正當的指出。我們的這本論文也藉助於田中先生的這一觀點。田中先生認為在從《舊原理》到《新原理》的思想發展的經過中,宇野越來越重視“商品所有者的慾望”的契機。但是我們認為《新原理》裡也殘存不徹底性。我們還認為如果這樣“純化” 徹底,好象這本論文,就變得不要“價值的先行定義”。
[⑦]當然x1所有者不限於一個人。但是在這樣的邏輯階段,不必提起“一個人還是多數”的問題。在這裡,我們假設“一個人”。
[⑧]眾所周知,《資本論》的“價值形態論”裡兩種思考方法混在一起,一是“20碼的亞麻布先天性地相等於一件上衣”的思考,二是“亞麻布所有者欲求一件上衣”的思考。前者是被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繼承的,而後者是被宇野弘藏繼承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