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基於他對企業內部協調機制的看法,強調企業內部靠等級制組織來協調,市場則透過價格機制來協調,這是兩種不同型別的協調方式。在這方面,他也完全是在重複馬克思的思想。沒有人比馬克思更尖銳地強調市場協調和企業內的等級制協調方式的根本差別。馬克思說:“勞動力的買和賣是在流通領域或商品交換領域的界限以內進行的,這個領域確實是天賦人權的真正樂園。那裡佔統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權和邊沁。”而企業內部的資本主義勞動過程並不屬於“這個簡單流通領域或商品交換領域”。這個勞動過程“是資本家消費勞動力的過程”,馬克思對它的論述使我們毫不遲疑地相信,他認為在這種勞動過程中存在的是指揮命令和等級制的勞動關係:資本家處於這個等級制體系的頂點,而勞動的工人則處於它的最底層,資本家指揮並支配工人的勞動。“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他的勞動屬於資本家。”“產品是資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產者工人的所有物。”(《資本論》第一卷,199-200、209-210頁)
其實,科斯和馬克思在這方面的思想共同性並不只是一種巧合,並不只是科斯偶然地重新發現了馬克思已經清楚地闡明過的思想。實際上,科斯對企業的本質的認識受到過馬克思的影響,它透過多布而承襲了馬克思的觀點。在《企業的本質》一文中,科斯引用了莫里斯•多布的一段論述以說明,由企業家有意識地計劃和組織的企業內部的分工和專業化,與企業之外的整個經濟中無意識地發生的專業化如何不同(Coase, 1937, p. 389)。多布是英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科斯所引用的多布的那一段論述,顯然是在闡發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社會分工和資本主義手工工場中的分工的區分。馬克思說:“工場內部的分工”“從屬於一人的權威”;“工場手工業分工以資本家對人的絕對權威為前提,人只是資本家所佔有的總機構的部分;社會分工則使獨立的商品生產者互相對立,他們不承認任何別的權威,只承認競爭的權威”,“社會內部的分工以不同勞動部門的產品的買賣為媒介”,而在工場手工業中是“區域性工人絕對服從資本”(《資本論》第一卷,393-395頁)。馬克思對企業內和企業外的這兩種不同的分工所作的區分,恰好與他對企業內部的生產關係與市場交換關係的區別相對應。而科斯在透過多布吸收馬克思區別企業內外兩種不同分工的思想時,當然也就會得到馬克思洞察力的幫助,使他能夠清楚地將企業內部的協調方式與市場協調方式清楚地區分開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