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據蘇繼祖《清廷戊戌變政記》中記載:

康有為在召見那天,與榮祿相遇於朝房。榮漫不經心地看著他說:以夫子這樣的磐磐大才,也會有補救時局的辦法嗎?完全是輕視鄙薄的態度。康答以非變法不可。榮相國說:早就知道法應該變,但是一二百年的成法,是一早上就能變過來的嗎?

康忿然回答說:殺幾個一品大員,法即刻能變。

榮深怒其狂悖,已有必殺之心。

康有為好歹也是一個“聖人”,怎麼說話這麼不著邊際,當著榮祿的面揚言要殺一品大員,這大清國有幾個一品大員?這不就是等於指著榮祿鼻子說要殺他嗎?這種事情可能嗎?

不是可能不可能的事情,而是確鑿的史實。

康有為初入朝房,除了他本人的筆錄沒有提到他揚言大砍大殺之外,另外的筆錄記載及歷史資料都證明了這一點,只是細節上有小小的出入:

如《戊戌變法》第四卷就曾提到:

榮相國既被任命為直隸總督,到皇帝這裡聽訓,正逢康有為奉旨召見,因而問(康)打算說什麼,有為回答說:殺二品以上阻撓變法大臣一二人,則新法就行得通了……榮相國即退出,康則告訴人說:榮祿老辣,我不是其對手呀!

總之,康聖人火氣很大,不殺幾個一品大員,是消不得聖人心頭之火的。

然則康聖人何以又是如此之大的火氣呢?

聽聽康有為自己的理由吧:

……二十八日早入朝房,遇見榮祿謝恩,一起說話,談及變法之事。

榮祿入對,就在皇上面前彈劾我是辨言亂政。

……當時李鴻章一同謝恩,退下後面色大變,對我嘆息著說,榮相國既在皇上面前攻擊我,又告訴剛毅,皇上如欲賞(我)官職,不要給,應當給個小差事以壓制我。皇上問軍機大臣如何安排我時,廖仲山想要說授予五品京卿的職銜,而剛毅班次在前,請求諭令(我)在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總之是想羞辱我壓制我。

——《康南海自編年譜》

看明白了,原來是康聖人嫌皇上給的五品官太小。

官太小,脾氣難免要大一些,這是人之常理,可以理解。

日期:2009-09-14 22:20:02

(14)給我宰了老太太

俗話說得好:鐵肩擔道義,辣手作文章。

話說那康有為,道義也擔得,文章也作得,就是這個國家如何一個治理法,他老兄不知道。

不知道沒關係,可事情糟糕就糟糕在,他不知道,卻以為自己知道。

不知道如何治國,卻以為自己知道,這種情況最多隻是一個糟糕而已。但更糟糕的是:別人也不知道康有為不知道,都以為康有為知道……所以大家都寄厚望於康有為,等著他把百年沉痾吧嚓一下子給解決。

然而老康縱有滿腔熱血,卻是一腦子漿糊。

他啥也不知道,卻擼胳膊挽袖子登上了大歷史舞臺。等百日維新開始而後,他就什麼都知道了。

變法第一步:廢除科舉!

詔書下達的次日,京城萬名舉子群起暴動,有分教,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十年寒窗苦讀,舉子們容易嗎?好不容易等到金榜題名的機會了,你老康卻要廢科舉,這還讓人活不了?

舉子們瘋狂追殺康有為的大弟子梁啟超,如果不是梁啟超逃得快,鐵定會被這些窮舉子們打死。李鴻章派其幕僚于式枚急急趕到,勸康有為和梁啟超先一人僱上十個八個保鏢,扯什麼變法不變法,性命要緊。

康有為看傻了眼,怪不得廢除科舉這麼簡單的事,舉手之勞,諾大的大清國竟然沒人去做,原來是舉子們不樂意。

既然舉子們都反對變法,那這條命令暫時就算了。

變法第二步:廢除和尚寺廟和老道的道觀,寺廟及道觀全部改為小學學堂。

詔書下達的次日,全國的高僧名道已經紛紛排隊上丨訪丨,小和尚、小尼姑和小道士則深入群眾,發動群眾。未幾,百姓們都聽說康有為餵了皇上迷魂*,現在皇上只認東洋和西洋,不認親爹和親孃了……

既然和尚老道都反對變法,那這條命令暫時就算了。

變法第三步:栽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祿寺,鴻臚寺,太常寺,大理寺——凡沾一個寺字的機構,統統撤消,下崗人員自謀生路。

愛誰誰,就這麼著了。

數萬幹部下崗,這幫下崗的公務員卻是夠狠,當即拆毀衙門,搬走桌椅,連門窗都扛回家去燒火了。

下崗公務員們放出風聲,做飯缺米,燒火沒柴,今天燒衙門,明天就要燒皇宮了——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既然如此公務員有意見,這條命令也算了,暫不執行。

變法就這麼三步曲,眨眼工夫就全都不算了,那康聖人怎麼下臺?

康聖人卻是早有勝算,胸有成竹。

他說:我還有絕活沒使出來呢。

他吩咐道:給我宰了那個老太太!

這句話他是吩咐給梁啟超、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弟等人。

這些當中,最厲害的要數得著梁啟超,如果說,民國初年最重要的人物是袁世凱的話,那麼第二重要的人物就是梁啟超了。

而且梁啟超和袁世凱恰恰相反:

袁世凱吃虧就吃虧在書讀得太少,沒文化上。

梁啟超卻是吃虧在書讀得太多,文化含量太高,拖累了他的革命行動。

譚嗣同的麻煩在於他家境不好,幼年喪母,繼母有事沒事就虐待他,所以志士譚嗣同只曉得如何被虐待,卻不曉得如何殺老太太。

其餘幾位,還比不了譚嗣同,就更不要說了。

眼見這麼多改革家湊在一起,卻連殺個人都不會,康有為沉下了臉:

你們都不行,那就只有等畢永年了。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