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接位
伯益回家便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父親皋陶。皋陶笑笑,這些政治的小把戲怎能瞞得過他這根老油條。
他決定刁難下禹。不為什麼,他只是有些不服氣而已。或者說,咽不下這口氣。
皋陶不一般,絕對不一般。
宋嘉祐二年(1057),一年僅十九歲的川籍青年參加禮部進士考試,當場揮就六百餘字,一氣呵成,鏗鏘有音。其中就引典道: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對皋陶溢美之至。此文後被主考官定為天下第一。
這位青年叫蘇軾。
這個主考官叫歐陽修。
這篇文章叫《刑賞忠厚之至論》,收於《古文觀止》。
不過,後來放榜時,因為暗箱運作,蘇軾被屈為第二。
不過,這個典故是蘇軾杜撰的。
真實情況是,皋陶執政能力和蘇軾杜撰的一樣厲害。
所以,偉人制造的山寨一定是偉大的山寨,甚至和正版天衣合縫。
不久,皋陶等待的機會終於來臨。
一天,舜單獨召見了禹和皋陶,本只是想閒聊,沒想到卻聊的火星直冒。
舜先呵呵問皋陶道:愛卿執法威行天下,不知對朕亦有何諫議?
皋陶回道:以道行之,天下無事不成。
禹嘿嘿一笑,插嘴道:敢問皋陶先生,何為道?道又何為?
皋陶等的就是禹的搭腔,便繼續道:修身,任賢,明禮儀之綱序,即為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