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他將會成為大害的人之也有,例如王安石的老友張方平及張方平的好友蘇洵。估計蘇洵對王安石的厭惡與張方平也不無關係,以至王安石母親去世時,只有蘇洵拒絕前往,並且寫了那篇著名罵文《辯奸論》。
仁宗駕崩,英宗即位,王安石大概由於曾上奏朝廷反對由英宗接班,更加不願在京師為官,直到神宗明顯表示出對他欣賞,王安石才算重回京師,就任參知政事的高位。
經年輕皇帝對王安石的一次密談考察,神宗皇帝決定不惜赴湯蹈火也要完成王安石的變法計劃,至於預料之中的反對?皇帝有心理準備:即便犧牲其他所有大臣也無不可——結果不幸被皇帝預料而中。
依照王安石建議,神宗熙寧二年(1609年)二月,制置三司條例司成立,東坡弟弟蘇轍便被安排在了此司校對文稿;七月開始實行市易法,九月實行青苗法。誰知僅僅數月,朝中大臣對王安石便由期待而開始了懷疑,進而由懷疑成了反對,伴隨著反對呼聲的還有內心的恐懼!
這除了新法實行後在地方引起的難以避免的混亂之外,主要還是王安石的用人政策所致。
新法實施,排除反對者的干擾並沒有什麼不對,但頒佈的法律總需要有人去執行,這時的王安石選擇官員之標準也就簡單了:首先要政治過關――支援新法!可惜政治上過硬的幹部人品上大多有缺陷,這是不可避免的,喊政治口號響亮的人沒有心裡不骯髒的,明撒謊不臉紅的人還能談得上什麼道德人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