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哥們兒手正癢癢呢,抄傢伙,走!"
錢志民和郭潔站在路旁,街對面是個肉店,一個肉案板擺在店門口,上方掛著幾塊臘肉。那臘肉很誘人,瘦肉部分是紫紅色的,肥肉部分是臘黃色的,還往下滴著油。兩個扎油布圍裙的售貨員站在肉案後面聊天。
錢志民和郭潔看著臘肉便兩眼發了直,他們剛才什麼也沒要著,早已餓得兩眼發花,這才知道要飯也不那麼容易,他們去了一個飯館,想揀點兒顧客吃剩下的食物,誰知這小縣城的人都節省慣了,根本沒有剩東西的習慣,臨走時連麵湯也一口喝掉,這樣的飯館,本地乞丐從來不去,因為去了也是白搭。錢志民和郭潔在飯館門口觀察了一個小時,發現食客們走後,他們的碗乾乾淨淨的,簡直用不著洗了,兩人失望地走開。
此時,錢志民和郭潔望著那塊臘肉便產生了些幻覺,他們似乎看見那塊臘肉上長出了一隻小手,那小手越來越長,竟探過了馬路,輕輕撫摸著他們空空的胃囊,錢志民和郭潔感到那隻小手很溫柔,不但撫摸著他們的胃,甚至還勾著他們的魂兒,於是他倆便對那塊臘肉產生了某種依戀。
錢志民目不轉睛地凝視著臘肉,嘴裡喃喃道:"中間那塊臘肉最大,大約有七八斤,你彈跳沒問題吧?"
郭潔目測著助跑的角度和距離說:"沒問題,打籃球時的籃板也就這麼高,哥們兒可是我們學校籃球隊的主力。"
錢志民下了決心:"你摘下來就跑,我給你斷後。"
"看我的。"郭潔開始助跑,他斜著穿過馬路,速度越來越快,轉眼就衝到肉案前,縱身竄起,一個標準的貫籃動作,那塊最大的臘肉被摘到手,郭潔提著臘肉拚命地跑。
肉案後的兩個售貨員愣了片刻,便大叫著追出來。
錢志民適時地掀翻了路邊一張賣吃食的桌子,兩個售貨員被絆倒,錢志民轉身就跑,兩個售貨員大罵著從地上爬起來繼續追。
錢志民犯了個很嚴重的錯誤,他為了滯阻售貨員的追趕,便不斷地給追趕者製造障礙,在一個雜貨店門前,錢志民掩護郭潔提著臘肉跑過。兩個售貨員邊跑邊喊地追來。
錢志民掀翻一摞荊條筐,無數只荊條筐在地上滾動。追趕者用腳踢開荊條筐,憤怒地繼續追趕。此舉惹怒了雜貨店的售貨員,他們也加入了追趕者的行列。
錢志民和郭潔跑過一個小吃店門口,店門前擺著幾張桌子,幾個當地居民正在捧著大碗吃麵。小吃店的夥計在案板上熟練地拉麵,將拉好的麵條扔進鍋裡。郭潔提著肉兔子般地竄過人群,錢志民隨後連連掀翻了三張桌了。桌子上的碗碟,食物紛紛落地,碎片飛濺,湯汁四溢……
小吃店的夥計們大怒,也紛紛抄起傢伙追上去。
錢志民的滯阻戰術作用不大,反而激起了公憤,縣城裡的居民們還沒見過這樣猖狂的賊,按照他們以往的經驗,偷了東西的賊一般都自知理虧,只會沒命地逃竄,哪有這樣的賊?偷完東西還這麼轟轟烈烈?
郭潔提著肉慌不擇路地鑽進一條小巷,錢志民隨後跟進去。他們根本沒注意巷口掛著"此巷不通"的牌子。
亂哄哄的人群追到巷口紛紛停下,不慌不忙地向小巷裡走去。
郭潔和錢志民在小巷盡頭的一堵牆前絕望地回過身來。
一群追趕者虎視眈眈地一步一步逼近了,他們的臉被憤怒扭曲著……
郭潔和錢志民被五花大綁地押回肉店門口,幾個當地青年正在毆打他們,他倆臉上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
一群圍觀者在起勁地喊著:"打、打死這些賊娃子。"
"給他們掛牌子游街。"
圍觀的人群突然大亂,紛紛逃散躲避……原來是鍾躍民帶著幾個男知青,每人手持一根棍子撲上來,不問青紅皂白,照人群橫掄過去。正在毆打郭潔、錢志民的幾個當地青年被一陣亂棒打得抱頭鼠竄。
鍾躍民割斷郭潔、錢志民身上的繩子,他倆紅著眼抄起肉案上的切肉刀武裝起來,知青們互相掩護著奪路而逃。
四處逃散的當地人又重新聚攏到一起,紛紛抄起傢伙向知青們追去。
這是鍾躍民下鄉以來最興奮的一天,此時他身上洋溢著一股破壞的慾望,巴不得把這個縣城鬧個底兒朝天,出一口多日鬱悶在心頭的鳥氣。如果這時他手裡有個丨炸丨藥包,他也敢點燃了扔出去。
知青們逃到縣城唯一的十字街口都停住了,他們發現不同的方向都有黑鴉鴉的人群湧來,這次事情可鬧大了,縣城的居民都紅了眼,這會兒就是乖乖地投降也晚了,他們會被憤怒的人群活活打死,退路是沒有了。
鍾躍民帶頭闖進路口的一個飯館,知青們緊隨其後退進飯館,他們用桌子、板凳等雜物堵塞了大門。
追趕的人群怒火中燒地動手拆除障礙物,企圖衝進飯館。知青們抱出廚房裡的碗碟,向進攻者雨點般地打去。
進攻一方終於拆除了門口的障礙物,衝進飯館,知青們邊打邊退,沿著樓梯退到了二樓。幾個當地小夥子衝上樓梯,被鍾躍民和鄭桐一陣亂棒打得沿著樓梯滾下去,進攻者們前仆後繼地衝上來,鍾躍民和鄭桐有些手忙腳亂,眼看抵擋不住了。這時曹剛拎著一個泡沫滅火器向進攻者迎頭噴去。進攻者們被噴得滿頭白沫兒,不得已而退下。鄭桐大喜,忙拖出消防水龍帶,開啟閥門,水槍噴出強大的水柱,劈頭向進攻者們噴去。樓梯上的幾個當地人被強勁的水柱噴下樓梯。進攻一方用碎磚,石頭雨點兒般地向樓上扔去……
在縣城的另一條街上,李奎勇和七八個知青正在閒逛。
李奎勇是笫二批來陝北插隊的知青,和鍾躍民他們在時間上相差了一個月。他一來就到處打聽鍾躍民,但在陝北插隊的北京知青有數千人,他一直沒有打聽到。今天是個趕集的日子,李奎勇和幾個知青也是第一次到縣城來,
兩個男知青迎面跑來∶"奎勇,一夥北京知青和當地人打起來了,咱們管不管?"
李奎勇一揮手:"走,去看看。"
知青們紛紛向出事地點跑去。
這時鐘躍民等知青們已經退到飯館的房頂上了,當地人搬來兩架梯子,正在往房頂上爬,鍾躍民和鄭桐合力用棍子頂翻梯子,梯子倒下,爬到一半的兩個當地人也被仰面摔下。
房頂上的知青們掀起瓦片向下砸去,滿街的圍觀者紛紛躲避。進攻一方也用石塊,磚塊回敬房頂上的知青。一時間十字路口磚頭瓦片滿天飛,連相鄰的商店和民居也遭了殃,窗戶上的玻璃都被打得粉碎。
這時李奎勇帶人匆匆趕到,他一眼就發現站在房頂上忙乎的鐘躍民,頓時吃了一驚,他意識到鍾躍民一夥今天把亂子鬧大了,沒有官方介入,今天恐怕是收不了場。
李奎勇對身邊一個知青喊道:"快去找縣知青辦的人,讓他們趕快來人,不然要出大事。"
那個知青點點頭剛要走。
李奎勇又想起了什麼:"回來,今天來縣城的北京知青不少,你只要碰見他們,就叫他們到這兒來,人越多越好。"
報信的知青跑遠了。
李奎勇雙手做喇叭狀大喊:"鍾躍民,我是李奎勇。"
房頂上的鐘躍民發現了李奎勇,他高興地大叫:"奎勇,你分在哪個公社?"
李奎勇喊:"紅衛公社白店村,你呢?"
"我在土城公社石川村,有空兒到我那兒去玩。"
"躍民,再堅持一會兒,縣知青辦的人馬上就來。"
鍾躍民滿不在乎地說:"沒事,哥們兒堅持到天黑沒問題,讓他們有能耐就點火燒房。"
李奎勇同村的一個知青向房頂上喊:"哥們兒,是北京知青嗎?哪個學校的?"
鄭桐回答:"育英的、海淀的,還有石油附中的,你們呢?"
"我們是師院附中的,咱不是外人呀,都是海淀區的,哥們兒,彆著急,我們幫你。"
鄭桐一邊扔瓦片一邊喊:"你們來了多少人?"
"放心吧,有的是人,今天各公社來的北京知青有好幾百,都往這兒趕呢。"
鍾躍民站在房頂上四處?望,果然發現路口的不同方向都有知青向這裡湧來。北京知青越聚越多。
李奎勇從一個當地人手裡搶了一根扁擔大吼道:"北京知青們,都抄傢伙,跟我上啊。"他一馬當先向當地人衝去,北京知青們紛紛揀起磚頭,一窩蜂地向前衝去……圍攻飯館的當地人膽怯了,紛紛後退,雙方形成對峙狀……
一個知青高喊著:"縣知青辦馬主任來了。"人群紛紛讓開一條路。
縣知青安置辦公室馬主任帶著幾個丨警丨察擠進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