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6-18 09:08:16
他派人找到傅作義,告訴對方,綏遠北可防蘇,南可切斷中蘇聯系,這個地方我志在必奪,別擋我道。
給你兩條路選。
一條,繼續跟我們“作梗”,那我們要不客氣了,會不惜出動“正式國軍”(即日軍)來佔領綏遠。
另一條,與我們合作,不僅給錢給槍,還可以取代“才能不夠”的德王,讓你執掌內蒙和西北。
第二條暴露了日本人對馬前“犬”的一貫使用原則:拿來就用,隨時更換。
傅作義不是“犬”,他是草原上的鷹,如何能上鬼子的當。
但第一條卻讓傅作義不得不擔心:日軍似乎真的有可能在綏遠直接動兵。
傅作義的話讓老蔣為之一驚。
不過他很快牙一咬,腳一跺:那就打,怕個逑!
我相信:倭必不敢正式宣戰。
他下令在陝的中央軍湯恩伯、關麟徵等多支主力部隊做好入綏準備。
對綏遠之戰,老蔣還有一個不可多為外人道的算計。那就是最好把它處理成“地方衝突”。
當年的“一二八”會戰,外界始終認為是“廣東軍人”和“日本軍人”在鬥,不知道中國軍隊中起碼有一半是中央軍精銳。
如果沒有中央軍參戰,不可能頂日本人那麼久,戰局也不會那麼好看,但要是中央軍參戰的真相當時就暴露出來,最後就不太容易收場了,“七七事變”提前進行都有可能。
對此,老蔣自己是甚為得意的,認為既增強了軍隊實力,又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中日之間的全面衝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