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魯迅在《且介亭雜文》中對此有一段精彩評述,他說現在社會上有人因為寫白話文覺得不習慣,又提倡復興文言文,這跟明知道“機關槍是利器”,卻因為“歷來偷懶,未曾振作,臨危又想僥倖”,最後只能“夢想大刀隊成事”沒有什麼兩樣。
這裡有必要再額外評論一下29軍的品牌logo——大刀。
民國記者曹聚仁曾記述,參加“一二八”淞滬會戰的19路軍服裝灰黯,腳穿草鞋,下雨了連個雨披也沒有,不過他們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揹著一隻斗笠,這也成為他們給外界最“新鮮的標幟”,乃至戰役結束後很長時間,上海市民和外國記者仍然記得那個其貌不揚卻頑強善戰的“廣東斗笠軍”。
到長城抗戰,29軍的大刀已與19路軍的斗笠齊名,謂之“粵南的斗笠,西北的大刀”。
其實,對於29軍來說,他們使用大刀純為不得己,就跟廣仔們沒雨披只能用斗笠一樣。如果他們手上提著的都是捷克式或三八式,估計誰也不會再勞神抽身背後的刀片子。
因為現代戰爭,並不是三俠五義的市場。
日本兵的拼剌技術夠好了吧,到了後來,老美和蘇聯紅軍照樣能把他們打得稀里嘩啦。倒不是說後者的剌刀玩得更好,恰恰相反,人家根本就不鑽研這門學問,高鼻子藍眼睛們練更容易也更高效的:射擊像下雨一樣的自動步槍和衝鋒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