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張炎旅。這個旅從第一次蘊藻浜大戰(與下元的久留米混成旅團遭遇的那一次)開始,就一直在上海周邊打到東打到西,屬於勞模級別的部隊。相信要不是兵力上捉襟見肘,估計這些兄弟也早該下來喘口氣了。
且不論體力如何,僅從武器裝備上來看,他們與原駐防的俞濟時師就不是一星半點差距,這3個團跟德械師的3個團也不是一個概念。
他們雖然參與了廟行戰役,但主角和配角畢竟不一樣。廣東造的七九式步槍,能否在一馬平川的廟行前線獨挑大樑,也是要打上許多個問號的。
再說俞濟時師的那個團。如果查一下戶口,你就會明白,他們其實根本算不上俞濟時的手下,實際是個“黑戶頭”。
淞滬開戰後,他們原本是在袖子上套個紅箍箍,協助做些類似於街頭大媽一樣活的地方警備部隊。之所以跑到前線,還打上了德械師的旗號,用蔡廷鍇後來的話說,完全是因為處於包圍之中,“撤退無路”,才加入戰團的。
看上去,一個是疲憊之師,一個是業餘選手,無論誰都會為這一對組合感到擔心和後怕。要知道,他們即將面對的,將是機械化作戰的日軍正規師團的全力衝擊。
身經百戰如蔡廷鍇,恐怕也想不到植田的動作會如此隱蔽和突然。
轉眼間,金澤師團已殺到眼前。
植田的計劃眼看就要成功,他可以舉杯慶賀他的生日了(日子就不選了,主要是圖個高興)。可是這時候前線出現了兩個意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